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

标题包含
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白朴出生于金朝末年,他的父亲白华是金朝的尚书...查看更多
SHOW倩
去完善

译文
疑似杨贵妃重生,难逃马嵬之祸。她曾陪唐明皇研墨,容颜美丽让人着迷。可惜李白挥毫泼墨,看到她美丽的模样,用笔蘸上松烟,点在桃花般的脸颊上。
SHOW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杨妃:指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曾被迫死于马嵬坡。 2. 明皇:指唐玄宗李隆基。 3. 马嵬灾:指天宝十五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亡途中,将士兵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处死杨贵妃,最后在高力士的帮助下,杨贵妃在马嵬坡被逼自杀。 4. 捧砚:指为皇帝研墨。 5. 美脸:指美丽的容颜。 6. 风流杀:极度美丽。 7. 叵奈:表示无奈。 8. 挥毫:指书写。 9. 松烟:指毛笔蘸墨的颜色,此处形容李白的墨迹。 10. 点破桃腮:指李白在看见佳人脸上的黑痣时,不觉失手,把墨点在了佳人的脸上。
SHOW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借描述佳人脸上的黑痣,生动地展现了杨贵妃的美貌和风采。开篇两句“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以疑问的口吻描绘出佳人的美貌,仿佛让读者看到了历史上的杨贵妃重现。而后句“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则将她与唐玄宗的故事串联起来,更加深了这种美的印象。紧接着下阕中“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诗人用戏剧化的手法,把李白描画得更富有个性。整个作品既是对历史故事的重新诠释,也是对女性美的热烈赞颂。
SHOW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是元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白朴所作。白朴生于金末元初,本姓祁,字仁甫,后改姓名白朴,字太素,号兰谷先生,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在白朴生活的时期,正值金朝衰落和元朝兴起的变革之际。金朝灭亡时,白朴年仅八岁,他的父亲白华作为金朝的官吏被俘,幸得友人营救才幸免于难。此后,白朴随父亲流亡到真定,生活困苦。但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终于学有所成。 在文学创作方面,白朴继承了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豪放词风,同时又受到民间戏曲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以诙谐幽默的手法描绘了佳人脸上的黑痣,表现出作者对美丑的独特见解。从中也可以看出,白朴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这或许正是他能在文学创作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之一。
SHOW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