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天净沙 夏
参差竹笋抽簪,累垂杨柳攒金,旋趁庭槐绿阴。
南风解愠,快哉消我烦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参差不齐的竹笋逐渐长高,垂下的杨柳枝头挂满嫩绿,马上就能赶上庭院里的槐树阴凉。南风吹来,消除烦恼,让我感到非常舒畅。

去完善
释义
1.参差:参差不齐的状貌。这里指竹笋长短不齐。
2.竹笋抽簪:竹笋迅速生长,如同插上了簪子。
3.累垂:形容东西密集低垂的样子,这里指杨柳枝条低垂。
4.攒金:积聚金色的光芒,这里指绿叶间透射阳光。
5.旋趁:立即享受。
6.庭槐绿阴:庭院中的槐树,提供一片绿荫。
7.南风解愠:来自南面的风令人感到心情舒畅。
8.快哉:畅快的心情。
9.烦襟:烦恼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越调】天净沙 夏》描绘了一幅夏日景象,通过参差竹笋、累垂杨柳等自然景物,表现了夏天的生机与活力。其中“南风解愠”一句,寓意夏日的和风可以消除人们的烦恼和燥热,使人感到舒适和愉悦。整首词通过对夏季景色的生动描绘,传达出作者对夏天的喜爱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越调】天净沙 夏》是元代著名文人白朴在公元13世纪初创作的一首词。此时正值元初,中原战乱未平,民生疾苦,词人在这一背景下,选择了盛夏作为其描绘对象,借以传达内心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白朴,本姓徐,后改姓白,字太素,号兰谷先生。他出生于金朝末期,父亲白华是金朝的高官,母亲王氏则为蒙古军队所俘,他随父亲在战乱中度过了童年。金亡后,白朴与其父一同入元朝为官。在这段岁月里,他历尽了沧桑,饱尝了离乱之苦,对故国之情十分感慨。
公元13世纪初,元朝正处于立国初期,社会矛盾尖锐,战乱不断。一方面,新建立的政权需要巩固,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生活困苦。白朴的诗词作品大多表现了他在这期间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