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听·舞
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凤髻高耸如入云端,柔美的身姿更显婀娜多姿。轻盈地迈动脚步,仿佛是昔日汉宫里的飞燕仙子重现风采。随意敲击鼓声来品味这首梁州曲,那鹧鸪展翅飞起,仿佛春光都撒落在衣袖上。沉浸在美好的场景中,竟误以为迎面走来的刘郎是风中摇曳的柳枝。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凤髻蟠空:形容头发梳成的髻像凤凰的尾巴一样盘旋在头顶上空,表示发型的高贵华丽。
2. 袅娜:柔弱而美好的样子。
3. 腰肢:腰身。
4. 温更柔:温和且柔软。
5. 轻移莲步:形容走路轻盈如同莲花的花瓣轻轻颤动。
6. 汉宫飞燕:指古代美女赵飞燕,这里用来形容舞者的美貌。
7. 谩催:随意催促。
8. 鼍鼓:用鳄鱼皮制成的鼓。
9. 品梁州:欣赏舞蹈时击打的节奏。
10. 鹧鸪:鸟名,其翅膀上的花纹形状像锦绣的花纹。
11. 春罗袖:春天丝绸做的袖子,形容舞衣的华丽。
12. 锦缠头:用锦绣做成的头巾。
13. 刘郎:汉朝的刘晨,传说他和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到两位仙女,跟随她们到了仙界。后来刘郎迷路误入之前遇见仙女的地方,发现仙女已不知去向,只有一株柳树还在风中摇曳。因此“刘郎错认风前柳”表示相逢却又错过的遗憾。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舞蹈场景的词。词中的"凤髻蟠空"描绘了舞者发髻高耸的优雅姿态,"袅娜腰肢温更柔"则是赞美舞者轻盈曼妙的身形和举止。"轻移莲步"一句更是以汉宫中的美女赵飞燕作为对比,凸显出舞者的翩翩风采。接下来的"漫催鼍鼓品梁州"和"鹧鸪飞起春罗袖"则通过伴奏声中的鼓点和舞者的飘舞衣袖营造出一幅生动的舞台画面。最后的"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则以"刘郎"的误会作结,巧妙地点出了舞者飘逸如仙的气质。整首词通过对舞者的形象、动作以及音乐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古代舞蹈艺术的魅力,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驻马听·舞》是元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优美的舞蹈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繁华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在公元13世纪初,元初的社会变革使得许多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白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然而金朝灭亡后,他与家人流亡到南方,过上了漂泊不定的生活。这一时期,他亲眼目睹了战乱中的百姓疾苦,也亲身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
在这一时期的背景下,白朴的词作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他在《驻马听·舞》一词中,通过对舞蹈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生活的眷恋。同时,他也暗示了人生如梦,岁月蹉跎的无奈。
总的来说,《驻马听·舞》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人生经历的影响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