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寺 其二

标题包含
古寺 其二
山烟藏古寺,鸱殿与云齐。 松鼠下阶走,竹鸡当户啼。 泉寒飞瀑远,僧老诵经低。 细读苔碑了,东风起杖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惟信(1203年-1283年),字仲孚,号竹洲,又号梅屋,南宋末年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吴惟信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间的烟雾掩映着古老的寺庙,屋顶像鸱鸟展翅一样高耸入云。 小松鼠沿着石阶轻轻走过,竹林里的鸟儿在门前鸣叫。 山泉水清冽,瀑布声似乎从远处传来,年老的僧人轻轻地诵念经文。 仔细阅读那青苔斑驳的古碑,感受到春风拂面,便举步前行。
去完善
释义
1. 古寺:古代寺庙,这里指代所描绘的寺庙。 2. 其二:这是诗人创作的关于古寺的第二首作品。 3. 山烟:山中雾气。 4. 藏:隐藏、遮掩。 5. 鸱殿:古代的寺庙建筑,这里特指诗中所描绘的古寺的主殿。 6. 与云齐:与云层平行,形容建筑之高。 7. 松鼠:一种生活在森林中的小动物。 8. 下阶:从台阶上下来。 9. 竹鸡:一种鸟类,以竹子为栖息地。 10. 当户:对着门,这里指在门前。 11. 泉寒:泉水寒冷。 12. 飞瀑:瀑布。 13. 僧老:年老的僧人。 14. 诵经:诵读经文。 15. 低:声音低沉。 16. 苔碑:长满青苔的古碑。 17. 了:明了、了解。 18. 东风:春风。 19. 起杖藜:拿起拐杖,准备离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古寺景象。首联“山烟藏古寺,鸱殿与云齐”,通过山烟和鸱殿的对比,展现了古寺的神秘和庄重;颔联“松鼠下阶走,竹鸡当户啼”,描绘了自然界的小动物和鸟类在古寺中的活动,增添了生机和活力;颈联“泉寒飞瀑远,僧老诵经低”,通过泉声、飞瀑和僧人的诵经声,表现出了古寺的宁静和和谐;尾联“细读苔碑了,东风起杖藜”,暗示诗人对古寺历史的探寻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古寺画卷,让人感受到了古寺的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寺 其二》是南宋诗人吴惟信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47年,正值南宋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外患频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诗人作为南宋遗民,亲眼目睹了国家败亡、民生疾苦的景象,心中充满忧虑和悲痛。 在这首词中,吴惟信以古寺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凄凉的景象。古寺的钟声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中,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而诗人自己则在岁月的长河中感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这种悲凉的氛围,正是那个时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通过对古寺的描绘,吴惟信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担忧。他在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这些情感都深深地烙印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上,使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人文情怀的词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