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欧阳氏山水后
平沙断岸几千尺,树色烟光渺无极。
一叶扁舟归去来,渔翁放棹倚芦荻。
八九山家云水村,白苹红蓼数渔船。
沙寒石瘦木叶落,一钩淡月照黄昏。
小桥跨水碧溪浅,苍壁丹崖半苔藓。
樵子归担竹两竿,落霞孤鹜天边远。
千山万山风色清,四柱茅亭立晚汀。
花红草绿山水静,独步亭前秋月明。
山前一阵梧桐雨,落花惊断山禽语。
谁家楼阁隠青林,老僧归寺立溪浒。
一溪流水遶云根,草舍茅庵常闭门。
客来倚棹一回顾,直疑此是真桃源。
洞门紫翠交相映,林幄山屏更清胜。
何人作此无声诗,展开如入溪山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广袤的沙漠岸边有数千英尺的距离,树木的颜色和烟雾般的光芒融合在一起,无边无际。一片孤独的船儿载着渔翁划过水面,靠在芦苇荡中。
大约八九座山环绕着一个云水之村,白色的小苹果和红色的蓼草伴随着几艘小渔船。寒冷的沙滩上,石头显得那么瘦弱,叶子也逐渐掉落。一轮淡淡的月亮悬挂在夕阳的余晖下。
一条碧水穿桥而过,溪水潺潺,被苔藓覆盖的灰褐色山岩隐约可见。一个樵夫挑着他的竹子回家了,晚霞映照出天空边孤鹜的影子。
万千的风带着清晰的气息掠过千山万水,一座茅草亭立在傍晚的水边。红花绿叶构成静谧的风景,只有我独自欣赏着亭前的秋月。
突然,山前飘起了一阵梧桐雨,纷飞的落叶惊醒了沉睡的山鸟。谁家的楼阁隐藏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一位老僧从溪流中的寺庙走出来。
一湾清水围绕着岩石的根部流淌,茅屋草舍常常紧闭着门扉。客人来了,靠着船桨回头一看,觉得这里简直就是一个真实的桃花源。
紫色的山门与绿色的丛林相互映衬,林荫和山屏显得更加清新宜人。是谁描绘了这样一幅无声的山水画?仿佛打开画卷,就走进了美丽的溪山世界。
去完善
释义
1. 白玉蟾:宋朝著名道士,本名葛长庚。他在此诗中描绘了南宋山水画中的美丽景致。
2. 平沙断岸:沙漠中的平坦沙滩与河流边断裂的陡峭河岸。
3. 渺无极:无边无际的遥远景象。
4. 扁舟:小船。
5. 渔翁放棹:渔翁划桨行舟。
6. 芦荻:一种常见的河边植物。
7. 八九山家云水村:形容山中雾气弥漫的小村庄。
8. 白苹:水生植物,出现在岸边。
9. 红蓼:红色的蓼草,秋天开红色花朵。
10. 一钩淡月:描述新月形象。
11. 苍壁丹崖:指山壁的颜色。
12. 苔藓:生长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
13. 樵子:砍柴的人。
14. 落霞孤鹜:晚霞映照下的孤独飞鸟。
15. 千山万山:众多山脉。
16. 四柱茅亭:一个简单的四方茅草亭。
17. 红花草绿:盛开的鲜花与碧绿的草地。
18. 独步:独自漫步。
19. 汀:水边平地。
20. 梧桐雨:秋天的雨季。
21. 山禽:山上栖息的鸟类。
22. 青林:绿树成荫的地方。
23. 老僧归寺:老僧人回到寺庙。
24. 溪浒:溪流旁边。
25. 云根:云朵降临之处,比喻高山之巅。
26. 草舍茅庵:简易的住所。
27. 倚棹:靠在船上。
28. 直疑:简直怀疑。
29. 真桃源:桃花源般的地方。
30. 洞门:道观或寺庙的大门。
31. 紫翠交映:紫色与翠绿色的交错辉映。
32. 林幄山屏:树林与山峰构成的屏障。
33. 清胜:清雅优美。
34. 无声诗:无声的诗歌,此处意指画卷。
35. 溪山镜:溪水和山景的镜子,形容美丽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欧阳氏山水后”,顾名思义,是诗人观赏一幅山水画后的即兴之作。整首诗以“平沙断岸几千尺,树色烟光渺无极”开篇,使读者如同置身于广袤的山河之中,随后描绘了渔舟、山家、渔船、落霞、花圃等形象,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秋日风景图,既有自然景观的瑰丽,又有人文生活的闲适,展现了诗人的深厚艺术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
然而,诗人并不仅仅满足于描绘眼前的风景,而是以此为契机,表达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理想境界的追求。从“沙寒石瘦木叶落,一钩淡月照黄昏”开始,诗人笔锋一转,着力渲染了秋天的肃杀之气以及山林间的宁静气氛,为接下来的描绘铺垫了情感基调。在描述过小桥、苍壁、茅亭、溪流等景观后,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并通过“独步亭前秋月明”和“红花草绿山水静”两句将这种感情推向高潮。
诗歌的后半部分则继续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描写山雨、老僧、溪云、草舍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纷扰、追寻心灵净土的渴望。最后,他以“何人作此无声诗,展开如入溪山镜”收尾,既是对自己创作灵感的赞美,也是对画中意境的高度评价,使得整首诗在韵味和深度上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欧阳氏山水后》是南宋著名道士、诗人白玉蟾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晚期,具体年份已无从考证。在这时期,白玉蟾正云游四方,访道寻友,求索人生哲理,致力于诗歌创作。他在漫游过程中与欧阳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为其山水画题诗留念。
在白玉蟾生活的时代,南宋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尽管身处乱世,但白玉蟾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首《题欧阳氏山水后》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欧阳氏山水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