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一览亭

标题包含
一览亭
千山万山耸寒碧,桃花李花正春色。 客来登此一览亭,东望长江渺无极。 烟飞松坞晓苍凝,雨过竹林晚翠滴。 人家楼阁下参差,天宇云霞上鬰密。 平湖青草覆白沙,峭崖断岸几千尺。 芦荻丛中鸥鹭闲,来往渔舟三两只。 柳阴浓淡夕阳斜,藓岩石磴满山赤。 落鸦噪下枯树枝,鸡犬声中半樵笛。 疎篱小屋可容膝,目对青霄一太息。 满城车马走红尘,何人知享此幽寂。 竹炉焚罢柏子香,甆杯倾泻碧玉液。 饮到如泥卧石鼓,醒来瀹茗自闲适。 啸咏太空歌一曲,风吼千林月华白。 一览亭前双目明,诗成自觉天地窄。 云崖烟树几重重,三百六十真奇峰。 我将持斧扣洞门,借问蟠桃几时红。 流光瞬息付一电,万事转头如去箭。 南康有个陈参军,心镜如如成一片,自笑浮生若春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玉蟾(1293年-136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9年),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和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众多山峰翠绿盈盈,桃花、李花展现出春天的气息。游客来到这座观景亭,向东望去,长江辽阔无边。清晨烟雾缭绕,松树覆盖着露珠;雨后竹林翠绿欲滴。山中的人家与楼阁错落有致,天空的云彩显得浓密而华丽。宽阔的湖面覆盖着绿色的水草和白色的沙滩,陡峭的悬崖形成数千英尺高的断壁。芦荻丛中的鸥鹭悠然自得,还有零星的三两只渔船在穿梭。夕阳西下,柳树遮阴蔽日,山体上布满了藓石台阶,泛红的颜色耀眼。落叶纷飞,乌鸦在干枯的树枝上嘎嘎叫,伴随着鸡鸣犬吠声和零星的樵歌笛声。简陋的小屋足以容纳居住者,面对青天,只能叹息。满城的喧嚣仿佛远去,谁能体会这份幽静呢?焚烧完竹子,品茗之间,感到无比的闲暇自在。对着夜空高歌一曲,风声鹤唳,月光皎洁。站在观景亭前,目光清晰,诗兴大发,感觉世界都缩小了。层叠的山崖与树木间,藏着数百座奇特的山峰。我想带上斧头叩响那神秘的洞口,探寻那里的蟠桃何时结果。时光易逝,就像闪电般瞬间即逝,万事转头就如离弦之箭,难以抓住。南康有位陈参军,心如明镜,乐观从容,自己却笑看浮生,就像春天的燕子一样忙碌劳碌。
去完善
释义
1. 东望长江渺无极:长江,中国的第一大河,全长约6300公里。 2. 平湖青草覆白沙:平湖,平静的湖面;青草,绿色的草。 3. 峭崖断岸几千尺:峭崖,陡峭的山崖;断岸,指悬崖峭壁等险要的地势。 4. 往来渔舟三两只:渔舟,捕鱼的小船。 5. 藓岩石磴满山赤:藓岩,长有苔藓的岩石;石磴,石头台阶。 6. 落鸦噪下枯树枝:落鸦,指的是从树上掉下的乌鸦;枯树枝,枯萎的树枝。 7. 鸡犬声中半樵笛:樵笛,砍柴时吹奏的笛子。 8. 竹炉焚罢柏子香:竹炉,竹子做的炉子;焚罢,烧完;柏子香,用柏树的种子制作的香料。 9. 瓷杯倾泻碧玉液:瓷杯,陶瓷杯子;倾泻,倾倒,流出;碧玉液,比喻美酒的色泽。 10. 饮到如泥卧石鼓:饮到,喝到醉的状态;卧石鼓,躺在石头上。 11. 醒来瀹茗自闲适:醒来,睡醒之后;瀹茗,煮茶。 12. 啸咏太空歌一曲:啸咏,高声歌唱;太空,天空。 13. 风吼千林月华白:风吼,狂风呼啸;千林,许多的树林;月华白,月光明亮。 14. 一览亭前双目明:一览亭,题中的亭子名字。 15. 三百六十真奇峰:三百六十,虚指数量多;真奇峰,真实的奇特的山峰。 16. 我将持斧扣洞门:持斧,拿着斧头;扣洞门,敲门。 17. 南康有个陈参军:南康,古代的行政区划;陈参军,名叫陈的参军。 18. 心镜如如成一片:心镜,心境;如如,佛教用语,形容不动心。
去完善
赏析
《一览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庐山一览亭时所见的壮美景色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中以千山的耸立、桃花与李花的盛开、长江的浩渺等景象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随后,诗人描述了雾气笼罩的松坞、雨后翠绿的竹林、错落有致的人家、云雾缭绕的天宇以及平湖、青草、白沙等景观,展现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接下来,诗人又以鸥鹭、渔舟、柳阴、苔藓、山赤、落鸦、鸡犬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间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随后,通过疏篱小屋、青霄太息、满城车马、竹炉焚香、瓷杯倾液、卧石煮茶、啸咏一曲等情景表现出诗人在一览亭中的感悟和超脱。最后,诗人又以云崖烟树、真奇峰、持斧扣洞门、借问蟠桃等意象表达了对庐山胜景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一览亭》是南宋诗人白玉蟾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动荡、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南宋初年,金兵南侵,导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此后,南宋与金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和谈判,国家局势紧张。在这个背景下,白玉蟾创作了这首描绘一览亭景象的诗。 白玉蟾(1194-1229年),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福建闽清人。他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道士、诗人,道教全真派南五祖之一。白玉蟾自幼聪明过人,博览群书,尤喜道经。他在15岁时放弃科举,开始云游四方,寻仙问道。后来,他来到江南一带,拜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的门徒为师,成为全真派的传人。白玉蟾在南宋时期活跃于文学和道教领域,他的作品以诗歌为主,多为描绘山水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怀的作品。 《一览亭》这首诗描绘了一览亭周围的景色,以及作者在此地登高望远的心情。诗中的“三山”指的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三山(即屏山、乌石山、于山),它们位于闽江之畔,是福州的标志性景点。诗中的“一水”则是指闽江。作者通过描绘这三山一水的美景,表达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