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孤凝

标题包含
孤凝
筠皮月静铺金屑,仙掌云寒砌玉花。 人在华胥初梦断,乱山满目一声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玉蟾(1293年-136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9年),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和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月亮下,竹林静静洒落金色的光芒,犹如神仙手掌中的云朵和寒冷玉砌的花。当人从美妙的梦中醒来,看到的是满眼的乱山和一只乌鸦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1. 筠皮:指竹皮,这里借指竹子。筠,竹子。皮,表皮。 2. 月静:月色宁静。 3. 铺金屑:铺满金色的小碎片,形容月光照耀下的景物闪烁如金。 4. 仙掌:仙人托举的手掌,这里指云彩形成的手掌形状。 5. 云寒:寒冷的云朵。 6. 砌玉花:像玉石一样的花纹,形容云彩的美丽。 7.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国,这里比喻梦境的美好。 8. 初梦断:刚刚醒来的梦境。 9. 乱山:杂乱无章的山峦。 10. 一声鸦:一只乌鸦的叫声。
去完善
赏析
《孤凝》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静谧的夜晚,看见月光映照在翠绿的竹子表面,仿佛洒下金色的碎屑;云雾缭绕的仙掌中,洁白的云朵如同玉石般的花纹。在这样的景象中,诗人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之中,突然被嘈杂的乌鸦叫声打破宁静。整首诗以清冷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一种孤寂而又凝重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孤凝》是南宋著名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传达了孤独、忧郁和坚定的心态。从诗句来看,作者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态度。 在创作时间上,这首《孤凝》诗应该作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动荡不安,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同时,文化发展却相对繁荣,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当时非常受人们喜爱。 在这一时间段内,白玉蟾的个人经历丰富。他早年间曾入仕为官,但因官场黑暗而辞官回乡。之后,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反映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的浪漫主义诗篇。《孤凝》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抒情诗。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是一个政治腐败、民族矛盾激化的时代。统治阶级的内部争斗、对外政策的失败,以及金、元等外族势力的入侵,使得国家危在旦夕。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了逃避现实,寄情山水,追求个人的精神寄托。白玉蟾的诗文作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