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鹤林
骨气秋江月,文章春苑花。
片心穷万法,半语辩千邪。
朝罢鸡司晓,醉酣蜂报衙。
未为三岛客,笑指五云家。
骑月游沧海,鞭霆步太霞。
鬼神私侧目,袖里一青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份诗歌翻译起来非常优雅且有意境,能够完美体现古文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以下是我的现代白话文翻译:
骨气如秋月般清冷,文章如春花般烂漫。
内心坚定追求真理,言语中透出智慧与勇气。
清晨公鸡啼鸣报晓,醉意朦胧蜜蜂报到。
未曾登上蓬莱仙境,笑谈之间指向家中五云缭绕。
骑着月亮游览沧海,驾驭雷霆漫步太霞。
鬼神暗中关注,袖间暗藏一条青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鹤林:诗人的朋友,本诗的赠予对象。
2. 白玉蟾:南宋诗人,号为鹤林,崇尚道教,曾拜北帝先生为师。
3. 骨气:品质、气质。这里指鹤林的品性和风度。
4. 文章:文采,才学。这里用来赞美鹤林的文章才华。
5. 春苑:春天的花园,比喻繁华之地。
6. 片心:一片赤诚之心。
7. 万法:各种事物法则或道家的道理。
8. 半语:只言片语。
9. 千邪:指众多的邪恶之人。
10. 朝罢:早晨结束工作。
11. 鸡司晓:古代以鸡鸣报晓。
12. 醉酣:沉醉。
13. 蜂报衙:蜜蜂在蜂巢中劳作。此处用来比喻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
14. 三岛客:指神仙或者仙人。
15. 五云家:传说中天宫所在之处。
16. 骑月游沧海:形容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
17. 鞭霆步太霞:驾驭雷电,漫步天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道士白玉蟾写给友人鹤林的赞美之作。首先从诗中描绘的画面可以看出,诗人将鹤林的形象比喻成秋天江河中的月亮和春天园林里的花朵,显示出鹤林的才情出众、气质高洁。接下来“片心穷万法,半语辩千邪”,是对鹤林智慧和道行的赞颂,说鹤林心中有破解万种难题的智慧,他的一句箴言就能辨别千百种邪恶。 “朝罢鸡司晓,醉酣蜂报衙”则生动地展现了鹤林洒脱的个性,无论是清晨醒来还是醉酒之后,都能从容面对。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以充满豪情的笔调描述了他与鹤林的交情:二人一起骑着月光游览大海,用雷霆作鞭在天空漫步,这种快乐连鬼神都要羡慕。
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出白玉蟾独特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他用生动的意象和豪放的笔触,展示了鹤林超凡的气质和境界,也寄寓了诗人自己的人生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鹤林》是南宋诗人白玉蟾(1194年-1269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后期,其时中国南方地区政治局势相对稳定,而北方则由于金、蒙古等势力的冲击,社会动荡不安。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士人南渡避难,其中就包括白玉蟾。
白玉蟾本名葛长庚,字白叟,号海琼子,海南人。他少年时期便天赋异禀,才情横溢,但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失利,使他对功名产生了厌恶之情。于是,他选择离开家乡,开始了云游四海的修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与鹤林相遇并结为好友。在赠予鹤林的这首五言律诗中,他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这段时间里,白玉蟾辗转各地,不仅领略了祖国壮丽的山河风光,还深入了解了民间百姓的疾苦。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他的诗歌创作也由此变得更加成熟,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个人风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