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西南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
李觏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学问的追求。他一生致力于经史研究,尤其擅长《周易》和《春秋》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他的学术观点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誉为“南丰先生”。
除了学术成就外,李觏还关心国家政治,主张改革时政,提倡实学,反对空谈。他曾多次上疏朝廷,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顿吏治、发展经济、选拔人才等。然而,由于当时朝政腐败,他的建议并未得到采纳。
李觏晚年回到家乡,继续从事教育和著述工作,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主要有《南丰集》和《外集》,其中收录了他的诗歌、散文、书信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总的来说,李觏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在学术和政治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