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龟年(1041-1108),字子寿,号止堂,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彭龟年出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
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彭龟年中进士,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在地方任职期间,勤政爱民,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后来,他被召入朝廷,历任尚书郎、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
在朝为官期间,彭龟年直言敢谏,多次上疏陈述时政利弊,提出改革建议。他主张选拔贤能,整顿吏治,减轻赋税,发展农业,使国家富强。然而,他的许多建议并未被采纳,反而因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和打压。
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彭龟年被任命为翰林学士,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与司马光、苏轼等文人名士共同推动政治改革。然而,由于新旧党争激烈,他的努力并未取得显著成果。
宋徽宗即位后,彭龟年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至地方。尽管如此,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在他晚年时期,他回到家乡,致力于教育和文化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彭龟年一生著作颇丰,有《止堂集》传世。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他还擅长书法,其书法作品被誉为“楷书之冠”。
彭龟年去世后,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忠”。他的一生充满了忠诚、智慧和勇气,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