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燕居十六首 其九

标题包含
燕居十六首 其九
宿怨养痈疽,终须殒此躯。 若能忘物我,天下尽平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彭龟年(1041-1108),字子寿,号止堂,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彭龟年出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陈年旧恨犹如养痈遗患,最终会丧命于此。 如果能忘却物质与自我,世界就会畅通无阻。
去完善
释义
【宿怨】长期未了的怨恨。 【养痈疽】比喻姑息坏人坏事,使之蔓延发展。 【平衢】平坦的道路;喻指平稳顺利的情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宿怨养痈疽”起笔,意指为过去的恩怨耿耿于怀,就如同在身体里养了一个毒疮。诗人认为这种心态最终会导致身体和生命的消亡。接下来的两句“若能忘物我,天下尽平衢”,道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如果能达到无我之境,那么整个天下都可以看作是平坦的道路。这里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和对和谐世界的理想追求。整首诗寓意深刻,意境优美,发人深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燕居十六首 其九》是南宋文人彭龟年的作品。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6年左右,正值南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然而外部金国的威胁依然存在。在这个时期,彭龟年作为文人士大夫的一员,忧国忧民,积极参政议政,力图通过自身努力为国家的强盛和百姓的福祉做出贡献。 彭龟年生活在南宋晚期,这个时期文化繁荣,士人阶层对儒家思想尤为推崇。彭龟年本人深受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创作这首诗时,他或许正在思考如何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为国家分忧解难。 总的来说,《燕居十六首 其九》的创作背景是一个相对安定的时代,但内外危机仍存。彭龟年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诗抒怀,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