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教授兄友惠柑

标题包含
次韵教授兄友惠柑
泮宫老潘贤且仁,分义浓如手足亲。 悬知故人在千里,健步远来缄墨新。 黄柑霜后愈精好,香味宛如包贡珍。 分赏且用涤烦渴,不救莱芜炊甑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彭龟年(1041-1108),字子寿,号止堂,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彭龟年出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泮宫老潘德高望重又仁义,关系之亲近如同手足情深。 深知老友相隔千里,却能健步赶来传递新的信息。 霜后的黄柑更加鲜美可口,香气诱人犹如珍品。 一起分享以消除烦恼和口渴,无法拯救莱芜家中的炊烟尘土。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律和题材作诗。 2. 教授兄:指担任教授一职的哥哥。 3. 友惠柑:朋友赠送的柑橘。 4. 泮宫:古代学校的别称。 5. 老潘:对潘姓老人的尊称。 6. 分义:同“分谊”,情义、交情。 7. 悬知:预知、料到。 8. 故人:旧交、老友。 9. 霜后:经历霜降之后。 10. 精好:美好、优良。 11. 包贡珍:指打包呈贡的珍品。 12. 分赏:分享、分发。 13. 涤烦渴:解渴消愁。 14. 不救莱芜炊甑尘:意指无法挽救生计艰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次韵”的形式描绘了潘教授的兄弟情义和珍贵友谊。诗中提到的“故人”可能是指远方的友人,他们通过快马传递书信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诗人用“黄柑霜后愈精好”来形容这份珍贵的感情,如同经过霜降的黄柑一样愈发香甜。最后一句“分赏且用涤烦渴,不救莱芜炊甑尘”则表达了诗人愿意与大家分享快乐,共同度过人生波折的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教授兄友惠柑》这首古诗是宋代著名文人彭龟年在晚年的作品。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这个时期国家政治腐败,百姓疾苦。而彭龟年本人,虽曾任吏部侍郎,但因上疏劝谏君主,受到皇帝的冷落,遭贬回乡,晚年生活清苦。 他在这首诗中,以婉约的诗句表现出对生活的感叹和对朋友的怀念。他以惠柑为引子,倾诉了官场生涯的无奈,渴望友情温暖内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彭龟年面对挫折时坚韧不屈的精神,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们对世事的感慨和理想抱负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