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无瑕改常州
夫君爱民如爱己,不爱公卿爱刺史。
得州如斗喜不禁,拍手催儿治行李。
朝家急贤不惜官,日日中书有除旨。
周南留滞太史叹,目断子公书一纸。
夫君却不薄淮阳,此见宁输三十里。
庖丁虽欲善刀去,无奈世间多巨髀。
晋陵繁伙视三辅,历徧屏风无可使。
未央对罢天一笑,今日无忧惠山水。
未容远去引自近,早晚赐环差易耳。
九华却恐怨君王,误我明年花柳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丈夫热爱百姓如同爱自己,不喜欢达官贵人反而喜欢州郡长官。
得到一个州就如同获得了一个盛满快乐的大斗,无法克制地拍着手催促孩子整理行装。
朝廷急需人才,不断派遣官员,每天都有中书省的任命通知。
停留在周南的官员们都感叹不已,他们期待着看到子的来信,盼望着尽快离开这里。
但这位丈夫并没有贬低淮阳的意思,他的看法并不输给任何人。
尽管厨师技艺高超,但他发现世界上有太多的难题等待他去解决。
晋陵地区的繁华程度可以媲美京城的三辅地区,但却没有可用的人才。
在闲暇时对着天空微笑,此刻的他没有忧虑,只有无尽的美景和宁静。
他不愿意远离家乡而选择靠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重新回到家乡,这似乎并不难实现。
然而,九华的山川可能会抱怨君王,因为这将使他错过明年的花开时节。
去完善
释义
《送曾无瑕改常州》是宋代诗人彭龟年写给朋友曾无瑕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注释:
1. 夫君: 指曾无瑕。
2. 爱民如爱己: 形容曾无瑕关爱百姓如同关心自己。
3. 不爱公卿爱刺史: 表明曾无瑕更看重地方长官的责任感。
4. 得州如斗喜不禁: 描述曾无瑕获得常州这一职位时的喜悦心情。
5. 拍手催儿治行李: 催促家人整理行装准备赴任。
6. 朝家急贤: 朝廷选拔贤能之人的意思。
7. 除旨: 任命官员的诏令。
8. 周南留滞太史叹: 以古代贤臣尹吉甫未能得到重用为例。
9. 目断子公书一纸: 表示期望曾无瑕能获得一封推荐信。
10. 薄淮阳: 对曾无瑕出任常州知州的肯定。
11. 巨髀: 大腿,这里比喻难以解决的问题。
12. 晋陵繁伙: 指常州地区事务繁多。
13. 三辅: 指京畿地区,这里用汉代的三辅泛指中央政权所在地。
14. 历徧屏风无可使: 形容当地的各种问题复杂难解。
15. 未央对罢天一笑: 称赞曾无瑕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棘手问题。
16. 无忧惠山水: 表达祝愿,希望曾无瑕能在常州过上快乐的日子。
17. 赐环: 古代官员辞官回乡,皇帝赐以玉环以示恩宠;这里寓意曾无瑕将来有可能被召回朝廷。
18. 九华: 代指遥远的家乡。
19. 花柳喜: 春意盎然的景象,暗示归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曾无瑕任常州刺史的期待和祝愿。诗中借用了一些典故,如“周南留滞”、“淮阳”等,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曾无瑕为民爱民的形象,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朝廷任命的担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曾无瑕改常州》是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彭龟年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
在这段时间里,彭龟年因直言敢谏,屡次触怒权臣秦桧而被外放至地方任职。在这期间,他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曾无瑕便是其中之一。当得知曾无瑕即将被调任到常州时,彭龟年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送别诗。
当时正值南宋初期,朝政腐败,内忧外患并存。尽管在宋孝宗时期有所好转,但国内政治斗争依然激烈。彭龟年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在面对朋友离别时,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