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公溯(1054-1126),字子西,号嵩山居士,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苏轼、黄庭坚等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晁公溯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中进士,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博士等职。他学识渊博,文采斐然,深受苏轼、黄庭坚等文学大家的赞誉。
在政治上,晁公溯主张改革,关心民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他曾多次上疏朝廷,提出许多有益国家治理的建议。然而,由于当时政治斗争激烈,他的建议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信念,为民请命,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在文学创作方面,晁公溯擅长诗词歌赋,作品以豪放、雄浑著称。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诗。其中,《登鹳雀楼》、《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诗篇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晚年,晁公溯辞官回乡,隐居于嵩山,专心著述。他一生著作颇丰,有《嵩山居士集》、《晁氏客语》等传世之作。
公元1126年,金兵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晁公溯不幸遇难,终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