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岩十八咏·慈姥岩

标题包含
中岩十八咏·慈姥岩
楼严既下集,宾天复上征。 八子似荀氏,中当有慈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公溯(1054-1126),字子西,号嵩山居士,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苏轼、黄庭坚等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晁公溯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楼房已完工,宾客纷纷前来道贺,准备搬入新居。八个儿子就像古代的荀氏家族一样,其中一定有才华横溢之人。
去完善
释义
"楼严":指位于四川眉州的中岩寺,又名华严洞。 "下集":指在山下聚会。 "宾天":指死亡,这里指先人去世。 "上征":指去往天堂。 "八子似荀氏":引用古事,指苏轼家族兄弟八个如同古代的荀氏八龙。 "慈明":这里是用佛学名词比喻母爱,意指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慈爱光明的。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中岩十八咏·慈姥岩》诗中,诗人晁公溯通过对中岩山景的描绘,巧妙地引用了古代的典故和人物,表达了他对于世事的看法和对亲情的珍视。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楼严(即中岩)的美景以及聚集于此的游客。接下来,他通过对比“宾天”与“上征”,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然后,诗人提到了荀氏八子,比喻世间的兄弟情谊,并以此引出慈明的形象。这里的慈明指的是慈母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和对亲情深深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岩十八咏·慈姥岩》是宋朝诗人晁公溯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当时晁公溯任四川提举茶马监牧,在中岩山游历时看到一幅描绘慈姥岩的画作,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咏怀诗。 在宋孝宗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得到发展。晁公溯在这个时期任职四川,他游历山川,结交文友,创作了大量诗文。他在这首《中岩十八咏·慈姥岩》中,通过对画作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艺术逐渐兴盛,文人墨客们喜欢以诗书画的形式表达对自然的感悟。这幅慈姥岩的画作,可能是画家根据真实景色创作,也可能是画家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当时的画家和诗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