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汤子才永丰筑室成
颜子在陋巷,端居亦何难。
家有郭外田,足以给一箪。
今我客四方,衣食于县官。
罢则无所归,奔走殊未安。
闻君筑室成,内热自长叹。
近村争相助,老幼常聚观。
斵者来运斤,圬者来持镘。
经始曾几时,烂然皆雘丹。
更须蓻嘉木,竹已青檀栾。
藩篱护封植,勿令牛鬭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颜回居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平凡生活亦有何难?
家里有城外的农田,足够养活他自己。
现在我奔波各地谋生,吃穿都得依靠官府。
闲下来时无处可去,四处奔走的生涯仍未安稳。
听闻你新建成的房屋,内心激动,却只能独自叹息。
邻居们纷纷来帮忙,老人小孩时常围观。
砍柴的来帮助搬运,粉刷的来操持抹泥。
房子开始建设到现在,经历了多少时光,如今都已焕然一新。
还需要种植好的树木,竹子已经长得郁郁葱葱。
用篱笆保护着种植的果实,别让牛群破坏。
去完善
释义
1. 颜子:指孔子的弟子颜渊,此处作者以颜子比喻汤子才。
2. 陋巷:简陋的巷子,这里指的是贫苦的生活条件。
3. 端居:平静地生活。
4. 郭外田:城外的田地。
5. 一箪:一筐食物,这里用来形容基本生活所需。
6. 客四方:四处漂泊,这里指作者的流离生活。
7. 衣食于县官:接受政府救济。
8. 罢则无所归:停止工作后没有归宿。
9. 奔走殊未安:四处奔波,生活不安定。
10. 筑室成:建造房屋成功。
11. 内热:内心焦急。
12. 近村:附近的村庄。
13. 斵者:砍伐木材的人。
14. 运斤:挥动斧头。
15. 圬者:粉刷墙壁的人。
16. 持镘:拿着泥刀。
17. 经始:开始建设。
18. 烂然:鲜明的样子。
19. 雘丹:指涂上红色的油漆。
20. 蓻嘉木:种植优良的树木。
21. 青檀栾:绿色的竹子。
22. 藩篱:用竹子做成的篱笆。
23. 封植:保护植被。
24. 牛鬥残:指牛羊毁坏农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晁公溯(1247-1305)所作,诗名《喜汤子才永丰筑室成》。诗人以颜子为例,描绘了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理想,同时表达了对自己流浪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祝福。
首联诗人提到颜子虽然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但心境平和,生活并不困难。这里暗含了诗人对颜子的敬意和景仰。
颔联描述了诗人家有城外的土地,足够供给他的基本生活所需。
颈联写出诗人的生活状况:他四处奔波,生活在政府提供的衣食中。表现出诗人的无奈和不安定感。
接着诗人描述听到友人汤子才房屋建成的消息后的内心感受,表示出对友人的关切和祝福。
“近村争相助,老幼常聚观。”这两句写邻居们积极参与帮助汤子才盖房子,表达对乡里乡亲之间的热情和互助精神的赞美。
接下来的四句写工人忙碌地建造房屋,房屋建成后艳丽如画。
最后四句,诗人劝诫汤子才保护树木,别让牛破坏这些美好的景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汤子才永丰筑室成》是南宋诗人晁公溯(约1140年-1218年后)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当时国家动荡,战乱频仍,百姓生活困苦。诗人身为一名官员,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种背景下,诗人的好友汤子才在永丰建起了新居,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在这段时间里,晁公溯官至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位,负责起草朝廷的文书和文献。然而,他在官场上的发展并不顺利,曾多次受到排挤和贬谪。这种人生际遇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的疾苦,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南宋晚期,社会政治氛围紧张,民族矛盾尖锐。金国屡次南下侵扰,迫使南宋朝廷不断南迁。在这种情况下,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许多家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歌,表达了对自己好友能在艰苦环境中建立家园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