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
渺渺苍江遶郭流,菰蒲杜若满汀洲。
山云不动飞黄鹤,春水无边没白鸥。
日落荒城闻戍鼓,天清绝浦见行舟。
老夫旧有湘吴兴,聊复今年作远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茫茫江河绕城流淌,水边长满了水草和杜若。山间的云彩凝固着,不随风飘动,而黄鹤却自在翱翔;春水渐渐高涨,淹没了沙滩上的白鸥。夕阳西下,荒凉的古城传来戍楼的鼓声;天空清朗,遥远的河岸出现了一只航行的船只。我已经多年没有在潇湘和吴地游览了,就让我今年的旅行开始吧。
去完善
释义
1. 渺渺:遥远的样子。
2. 苍江:长江。
3. 遶郭流:环绕城市流动的江水。
4. 菰蒲: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5. 杜若:一种香草。
6. 汀洲:水中小洲。
7. 山云:山中的云雾。
8. 黄鹤: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9. 春水:春天的河水。
10. 白鸥:白色的海鸥。
11. 荒城:荒废的城市。
12. 戍鼓:边防驻军的军鼓。
13. 绝浦:远离陆地的河岸。
14. 老夫:诗人的自称。
15. 湘吴兴:泛指湖南和江苏一带的水乡风貌。
16. 聊复:姑且,勉强。
17. 远游:到远方去游览。
去完善
赏析
《浔阳》是南宋诗人晁公溯所写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首联“渺渺苍江遶郭流,菰蒲杜若满汀洲”,通过“苍江”、“遶郭”、“菰蒲”和“杜若”等意象,展现了江水环绕城市流淌的情景以及汀洲上生机勃勃的植物景象,表现出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
颔联“山云不动飞黄鹤,春水无边没白鸥”,描述了山间的云朵静静漂浮,而黄鹤在空中翱翔;江水充盈,宽广无边,白鸥在其中自由游弋的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出江南风光的宁静美好,还隐含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日落荒城闻戍鼓,天清绝浦见行舟”,通过日落的荒凉城池和清新的绝浦之间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美好。同时,戍鼓和行舟的出现也寓示着人们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的情景。
尾联“老夫旧有湘吴兴,聊复今年作远游”,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年长的文人,曾在湘江、东吴一带生活过,如今在遥远的浔阳故地重游的感受。虽然诗人在老年依然保有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但其中也透露出一丝感叹时光流逝和岁月不饶人的意味。
总体来说,《浔阳》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风光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仰之情。诗人以精湛的技艺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浔阳》是南宋诗人晁公溯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
此时正是南宋后期,江山破碎,金兵不断侵扰,战争频繁。诗人身居浔阳地区,目睹山河破败,民生疾苦,心中忧国忧民之情油然而生。他在这首诗中以渔舟、江水、青山、古道等景物为背景,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同时也寓含着深沉的故土之思和民族情结。
晁公溯是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曾任太常博士、权尚书考功员外郎等职。他一生勤奋治学,关心国家大事,主张抗金救国,是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在南宋动荡时期,他坚守民族气节,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献策献力。这首《浔阳》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代表作品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