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玉用伯浑韵见示次韵为谢
瞿唐石城干云霄,城中飞书频见招。
主公贤似晋重耳,兼如郇瑕地沃饶。
此行华堂伴清燕,退食从容日相见。
篇章卷舒文锦绣,光彩照映军组练。
子宁为官滞一州,不须仰天歌四愁。
主公早晚登凤阁,子亦牵联立螭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瞿塘峡石城的巍峨直入云霄,城里传信来频繁招邀。
尊贵的主公如同春秋时的晋国公子重耳般英明,再加上郇瑕之地肥沃富饶。
此次出行将与君共赴华美宴席,得暇时再相聚。
一起论道经邦,华章锦绣犹如画卷舒展,光彩熠熠如同军队演练。
您何必担忧在某一地滞留太久呢?不必满怀忧虑唱起四愁诗。
尊贵的主公迟早会登上凤阁高位,而您也定能位列朝堂。
去完善
释义
1. 瞿唐:即今重庆的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
2. 石城:指南京。这里也可能是代指重耳所在的山西蒲州。
3. 飞书:紧急书信。
4. 主公:古代对主人、诸侯的尊称,这里指重耳。
5. 晋重耳: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曾在外流亡多年,后来成为国君,励精图治,使晋国强大。
6. 郇瑕:地名,位于今山西西南部,土地肥沃。这里形容重耳治理下的土地丰饶。
7. 华堂:华丽的大厅。
8. 清燕:悠闲的时光。
9. 退食:指官员退朝后休息。
10. 篇章:诗篇。
11. 卷舒:卷起或展开。
12. 锦绣:形容文章华美。
13. 军组练:形容士兵队伍整齐划一。
14. 四愁:汉代张衡所作《四愁诗》,表达四方忧愁之情。
15. 凤阁:宫殿中的楼阁,代指朝廷。
16. 螭头: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比喻高官显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张君玉之间深厚友谊以及共同期待美好未来的诗。诗人以瞿塘石城作为背景,象征他们所处的繁华世界,同时也表达了他们身处高位的达观态度。接着描述了他们的共同活动,如在华堂中相伴品诗,退食时日常相聚,这些时光犹如锦绣华章,熠熠生辉。诗人在此表达对张君玉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不应局限于一州之地,而应有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他们也共同期待着登上高位的一天。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出两位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张君玉用伯浑韵见示次韵为谢》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晁公溯的作品。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的历史剧变。政治斗争激烈,金兵入侵,民生疾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骚客们往往通过诗歌抒发个人情怀,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晁公溯作为南宋著名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大多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世态人情和历史风貌。
在诗人的生活经历方面,他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故未能及第。后来,他进入官场,担任过地方官吏。然而,他始终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间疾苦。在他的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