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刘寺簿知衡州

标题包含
送刘寺簿知衡州
刺史官已尊,郴左郡尤古。 太常墨庄家,帝命分竹五。 扶摇负劲翮,巨浸落双橹。 谁能极所至,千里看举武。 纷纷轓两朱,局局印一组。 世无元道州,万物气不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彭龟年(1041-1108),字子寿,号止堂,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彭龟年出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刺史职位已经尊贵,郴州作为古老的左郡依然悠久。 太常出身书香门第,皇帝下令他掌管五个州郡。 伸展翅膀翱翔在天空,大海中的船只飞速前行。 谁能够探寻到远方的极限,在千里之外一展宏图? 拥挤的车马簇拥着两个红色的车盖,小小的印章上显示着一组图案。 世上如果没有元道州,万物的气息将无法得到舒张。
去完善
释义
1. 刺史:古代官职,主要负责巡查各州政务。 2. 郴左郡:指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 3. 墨庄:指学者或官员的书房。 4. 太常:中国古代朝廷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名称。 5. 分竹:汉代贾谊曾说“地势使之然也”,竹子繁茂象征着繁荣昌盛,因此后来以“分竹”作为地方政府设立的寓意。 6. 扶摇:腾飞,形容事物发展迅速。 7. 巨浸:大海。 8. 双橹:船桨,代指船只。 9. 千里看举武:表示重视人才,培养贤能之士。 10. 轓:古代车子两旁挡泥的木栏。 11. 两组:两个队。 12. 元道州:指南宋时期的道州刺史周敦颐,他主张天下应该提倡仁爱之道,这里用来借指有高尚品德的人。 13. 万物气不吐:意思是世间没有人像元道州那样倡导仁爱之道,让万物都能够舒畅地生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刘寺簿前往衡州的情景,以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和期许。首联点明了刺史官职的尊贵和郴州地理位置的古老,为下文铺垫了背景。颔联通过“太常墨庄家”的描述,表达了皇帝对刘寺簿的器重。颈联则以“扶摇负劲翮,巨浸落双橹”的生动景象,暗示了刘寺簿未来的发展道路。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刘寺簿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像元道州一样,为世间万物增添活力。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独特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刘寺簿知衡州》是南宋文人彭龟年在宋孝宗时期所创作的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3年至1189年之间,这段时间正是南宋政局相对稳定的时期,但北方领土仍在金国统治之下,民族矛盾和政治局势仍然复杂严峻。 在这个时期,彭龟年是一位刚正不阿、文才横溢的文人,他曾在朝为官,多次上疏言事,直陈时弊,显示出高尚的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然而,由于他在朝廷中直言敢谏,与一些权臣产生了矛盾,导致他仕途受阻,多次被贬谪。 在这种情况下,彭龟年结识了刘寺簿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当刘寺簿被任命为衡州知府时,彭龟年写下了这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的真挚情谊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在诗中,彭龟年希望刘寺簿能够在衡州任职期间,为国家和百姓多做贡献,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友人的鼓励和支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