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寿张京尹

标题包含
寿张京尹
紫岩天下志,勇决如百川。 一身扶三纲,百丑妬独妍。 南轩经世学,仰嗣千圣传。 匆匆造膝陈,众鸟惊虚弦。 油幢入楚泽,不复梦细旃。 公乘一节朝,遇合君适然。 物弛久必张,后美开诸先。 区区人力衰,今乃还其天。 夷夏早知名,家国嗟独贤。 用大力有余,入细心愈研。 三年尹王都,警柝清夜眠。 忠言出荷橐,妙斡天机旋。 反视班伯辈,但觉口语譞。 要知源流异,孰似周公前。 江湖秋已多,宇宙清无边。 气凝万类实,人亦体其全。 况是嵩降辰,谁颂舂容篇。 愿公如紫岩,而复得君专。 愿公如南轩,而享箕翼年。 赤手洗甲兵,黑头出貂蝉。 却从祝融峰,高处寻偓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彭龟年(1041-1108),字子寿,号止堂,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彭龟年出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紫岩英雄壮志,勇敢如同江河汇川。 一心一意维护纲常伦理,众多邪恶势力妒忌他的独善其身。 他向古代伟大先贤学习治理之道,迅速成长为国家栋梁。 曾在朝廷上建言献策,众人惊叹于他的睿智和胆识。 离开朝廷来到民间,再也无法忘怀民间百姓的痛苦。 偶然与君王相遇相知,实现了人生的抱负。 事物的发展,强极则弱、弱极则强,历史的趋势始终向前发展。 虽然感到自己已经老矣,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愈发坚韧。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他早已成名,可惜为国家所重用的只有自己一人。 虽然岁月不饶人,但他依然全力以赴,心无旁骛。 他在京城做了三年的地方官,夜晚枕戈待旦,保持警惕。 他为朝廷献计献策,巧妙化解危机,使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回顾昔日的同僚,才发现他们的言语如此浅薄无知。 要想了解事物的本质,只有向古人请教,尤其是周公开创的事业。 秋意浓时,天地辽阔,一切显得更加和谐美好。 人的体内充盈着活力,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在重阳节这天,我们共同歌颂这首美丽的诗篇。 希望您像紫岩那样英勇果敢,获得君王的器重; 希望您像南轩一样坚守信念,长寿安康; 您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赢得战争的胜利,提拔更多有才能的人。 最后,让我们一起攀登祝融峰,追寻传说中的仙人吧!
去完善
释义
1. 紫岩:地名,此处指张京尹的住所; 2. 天下志:一种记录国家大事的历史文献; 3. 勇决:勇敢果断; 4. 三纲:古代社会中的三种重要人际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 5. 独妍:独自展示美丽; 6. 南轩:指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的书斋,他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7. 经世学:对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学问; 8. 嗣千圣传:继承历代圣贤的学说; 9. 造膝陈:在君主面前陈述自己的意见; 10. 油幢:古代高级官员出行的仪仗之一; 11. 楚泽:楚国之地,这里指武汉一带; 12. 节朝:古代的一种朝会礼仪; 13. 遇合:得到君王赏识的机会; 14. 人弛久必张:事物发展到极点必然会走向反面; 15. 后美开诸先:后世的美德能启发古人的智慧; 16. 区区人力衰:形容人的力量有限; 17. 嗟独贤:感叹只有自己才能体会这种感受; 18. 警柝:古代用作报警的信号器; 19. 荷橐:古代官员的名片; 20. 妙斡天机:巧妙地将天地之道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1. 班伯:汉代名臣,曾任尚书令,这里的“班伯辈”指代那些善于拍马屁的人; 22. 语譞:言语微妙; 23. 要知源流异:要知道事物的源头和发展过程; 24. 周公: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他曾辅佐周成王治理国家,被誉为“元圣”; 25. 嵩降辰:祝寿的意思; 26. 舂容篇:描绘国家昌盛的诗篇; 27. 祝融峰:位于湖南衡山,相传是火神祝融居住的地方; 28. 偓佺:传说中的长寿仙人;
去完善
赏析
彭龟年的《寿张京尹》诗通过对张京尹的赞誉和对他的期许,表现了诗人对社会政治现象的思考和理解。全诗共16联,分五段,结构严谨,情感丰富。首四联赞美张京尹的品质和才干,次四联叙述他得到朝廷重用的经过,再四联描绘他在任内的作为,最后四联表达对张京尹未来的期许。诗人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描绘了张京尹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的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和儒家思想的敬仰之情。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抒发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的诗作,既有豪放之气,又显婉约之美,值得细细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寿张京尹》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彭龟年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孝宗时期,约为公元1175年至1189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彭龟年在文学和政坛上都有很高的声誉。 当时,宋金战争刚刚结束,南宋朝廷在战乱之后试图恢复国家的繁荣,彭龟年在这时担任吏部侍郎等重要职务,负责选拔人才和组织政治事务。他主张实行稳健的政治改革,提倡儒家道德伦理,以稳固国家政治基础。因此,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为好友张京尹庆生时创作的,一方面表达了他对张京尹的尊敬和赞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治理和道德伦理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