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袁州张守鹿鸣宴韵
太守兴贤极选抡,奏书飞上帝王阍。
几年雾隠南山豹,今日风抟北海鲲。
得士不孤天子诏,赠行仍有古人言。
向来劝驾应无此,且喜成周礼乐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守选拔贤能士人极为严格,将他们的推荐信送至帝王宫门。
经过几年的磨砺,这些人才犹如隐匿在山中的豹子,如今他们如同被大风推扬的大鱼。
得到有才能的人,使得君王不再孤独,为此君王发布诏书;在送别的宴会上,人们依然以古人的箴言相互赠勉。
像这样不遗余力地鼓励举荐,恐怕没有先例,更何况我们还能欣喜地看到周朝礼乐制度的留存。
去完善
释义
太守:指地方长官,这里指的是袁州的张守。
兴贤:选拔和培养人才。
选抡:选择人才。
奏书:向上级呈递的文书。
帝王阍:皇帝的宫门。
雾隠南山豹:比喻隐士。
风抟北海鲲:借北海巨鲲之力飞翔,比喻张守贤能,能使士人得到重用。
得士不孤天子诏:得到贤士辅佐,皇帝的要求也能得以实现。
古人言:指古代圣贤的言论。
劝驾:劝说别人出来做官。
成周礼乐:西周的礼制与音乐,这里代指礼乐教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联描述了太守选拔贤能之士的情景,通过“飞上”之词,形象地描绘出选拔过程的紧张与庄重。颔联运用“雾隐南山豹”和“风抟北海鲲”的比喻,赞颂这些贤能之士如同一时隐藏的珍贵动物,如今终于崭露头角,得到重用。颈联提及天子对他们的礼遇,以及送别之际古人的箴言寄语。尾联以周朝的礼乐制度为参照,表现了诗人对这一盛况的欣喜之情,认为这是难得一见的现象。整首诗气势磅礴,寓意深远,充分展示了人才选拔的重要性以及诗人对国家兴盛的热切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袁州张守鹿鸣宴韵》这首古诗,是南宋诗人彭龟年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47年至1167年间,正值南宋中期。这个时期,宋朝饱受战乱困扰,内外交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受到严重影响。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彭龟年的人生经历也颇为曲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由于直言敢谏,屡次触怒权贵,最终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信念,关心民生疾苦,以文人的笔力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彭龟年的这首《和袁州张守鹿鸣宴韵》诗,正是在这一特殊时期,以充满热情的笔墨描绘出人生的酸甜苦辣和对国家的忧虑。通过这首古诗,我们可以窥见彭龟年在动荡时局中的坚韧意志和家国情怀,感受到他渴望振兴国家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