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何同叔赴湖南漕

标题包含
送何同叔赴湖南漕
畴昔登贤书,夫子持文衡。 每见辄忽别,问端不能更。 一从齿周行,后先佐司成。 未几奉辟书,复接台中评。 词色陶春和,风味浥秋清。 人生事好乖,岁晚意始倾。 云何千里去,一节湘中行。 留行我无说,脱去公方荣。 人言转输重,我视锱铢轻。 望之拾遗愿,公岂少此情。 向来否泰疏,上亦知忠诚。 公身有内外,公意无亏盈。 雁来书可慰,细数新丰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彭龟年(1041-1108),字子寿,号止堂,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彭龟年出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攀登过贤人的阶梯,老师掌握着文章的权衡。 每次相见不久就要分别,交流的话题无法再深入。 自从年长的您同行之后,先后辅助学业的成长。 不久后接到朝廷的召唤,再度接触朝政的评论。 言辞间透露着春天的和谐,风度如秋天的清爽。 人生的世事难以预测,年岁渐长,情感才逐渐倾注。 为什么要远离家乡数千英里,来到湖南的这一节段呢? 挽留您的行程我没有话可说,但是离开您才是真正的光荣。 人们认为繁重的货物搬运任务很重,我看却不值一提。 看着您捡拾遗漏的细节,难道您缺少这样的情义吗? 一直以来,您的命运波折不断,但您的忠诚被上司所理解。 您身心具备力量,不存在任何亏损。 大雁带来了书信可以安慰期待,细细数来,新家离这里不远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何同叔:指何师旦,字同叔,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官至尚书左丞,负责教育事务的官员。 2. 湖南漕:湖南地区的转运使,负责财赋运输等事务。 3. 畴昔:昔日,从前。 4. 贤书:科举考试中选拔出来的优秀才子。 5. 夫子:对老师的尊称,这里指何师旦。 6. 文衡:文学的衡量标准。 7. 忽别:离别匆匆。 8. 问端:提问的开头,引申为请教。 9. 齿周行:年龄相仿的人同行。 10. 佐司成:辅助教育事务。 11. 奉辟书:接受皇帝的任命。 12. 台中评:在朝廷任职,参与评议政务。 13. 词色陶春和:形容何师旦温和谦逊的态度。 14. 风味浥秋清:形容他的品质高洁。 15. 好乖:美好而变化无常。 16. 岁晚:年终,晚年。 17. 湘中行:前往湖南任职。 18. 留行:挽留,挽留之情。 19. 脱去:离开官场。 20. 转输重:财赋运输的任务繁重。 21. 锱铢轻:微不足道。 22. 望之拾遗愿:期望何师旦能发挥谏言的作用。 23. 否泰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保持忠诚正直。 24. 有内外:指内心与外表一致。 25. 无亏盈:没有缺陷或不足之处。 26. 雁来书:古代通过鸿雁传书。 27. 新丰程:指前往湖南的路程。
去完善
赏析
《送何同叔赴湖南漕》是南宋诗人彭龟年送别友人何同叔赴湖南漕任时的赠别之作。诗中以高度的赞美之情描述了何同叔的才华与品行,并鼓励他在新的任期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何同叔赴湖南漕》是南宋诗人彭龟年的一首送别诗,创作于公元1164年左右。 在南宋初期,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复杂而尖锐。彭龟年生活在这个时期,其人生经历丰富,曾历任官职,深入接触到了民众的生活疾苦。他主张务实稳健的改革,对于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然而,他的观点并未被统治者完全采纳,这使他对时局深感忧虑。 在送何同叔赴湖南漕的这一年里,国内政局动荡,战乱频繁。彭龟年在送别好友的同时,也寓含了他对国家和民众的深深忧思。通过这首诗,彭龟年不仅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还反映了当时士人普遍关注国事、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