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转运使罢州端居述怀
被诏领均漕,前解闽州符。
掩关谢来宾,释然舍攀拘。
日晏眠空斋,啼禽在高梧。
神情已欣欣,痾恙还轻苏。
暂閒固自适,况与尘滓殊。
勿乐夸毗子,开眼趋畏途。
投身试罗网,反用腴妻孥。
精虑成长谣,鉴此非迷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接到调令去管理漕运,之前在闽州接到命令。
关闭门谢绝来客,轻松舍弃束缚。
白天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睡觉,高大的梧桐树上还有鸟儿啼鸣。
心情愉悦病也慢慢好转,暂时清闲自己很满足,更何况这里远离尘嚣。
别学那些喜欢炫耀的小人,睁开眼睛看看这险恶的世界。
那些投身名利场的人,反而需要妻子和儿女的帮助。
这是他们的长歌当哭,是他们看不透人生的愚昧。
去完善
释义
1. 被诏领均漕:被朝廷任命管理转运工作。"被诏"表示接受皇帝的命令,"领均漕"是指负责转运事务。
2. 前解闽州符:字面意思是从前的闽州职务解除。"解"是解除的意思,"符"是古代官印,这里用来指代职务。
3. 掩关谢来宾:闭门谢绝来客。"掩关"意为关门,"谢来宾"指拒绝来访者。
4. 释然舍攀拘:轻松地放下过去的束缚。"释然"表示放下心中的负担,"攀拘"意指过去纠缠的事物。
5. 日晏眠空斋:在闲暇的日子里,独自居住在空空荡荡的房间里。"晏"是形容词,表示时间晚,"空斋"指无人的房间。
6. 啼禽在高梧:高大的梧桐树上鸟儿啼鸣。"啼禽"指啼叫的鸟儿,"高梧"指高高的梧桐树。
7. 神情已欣欣:精神状态逐渐恢复愉快。"欣欣"形容心情愉悦的样子。
8. 痾恙还轻苏:病痛渐渐减轻。"痾恙"表示疾病,"轻苏"意思是逐渐消退。
9. 暂闲固自适:暂时的清闲生活本来就很惬意。"暂闲"表示暂时没有工作任务,"自适"意为自我舒适的状态。
10. 况与尘滓殊:更何况远离世俗纷争。"况与"表示更不用说,"尘滓"形容世俗纷争,"殊"表示远离。
11. 勿乐夸毗子:不要喜欢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勿乐"表示不要喜欢,"夸毗子"是对阿谀奉承者的讽刺称呼。
12. 开眼趋畏途:睁开眼睛就能看到那让人畏惧的道路。"开眼"表示看清现实,"趋"是趋向的意思,"畏途"指让人害怕的道路,这里比喻艰难困苦的现实。
13. 投身试罗网:把自己投入繁杂纷扰的社会。"投身"表示主动参与,"试罗网"指尝试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14. 反用腴妻孥:反而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反用"表示相反的结果,"腴"指丰饶,"妻孥"指妻子儿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授转运使罢州端居述怀》,作者是宋朝诗人蔡襄。在这首诗中,蔡襄表达了他在被任命为转运使并辞去州长职务后的心境和感悟。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此感到非常欣慰和满足。
首联“被诏领均漕,前解闽州符”描述了蔡襄受命担任转运使的过程。其中,“被诏领均漕”意味着他被皇帝召见并任命负责运输事务;“前解闽州符”则指他从州长职位上辞职。
颔联“掩关谢来宾,释然舍攀拘”传达了蔡襄在卸任后的心情。他表示自己闭门谢绝来客,不再为世事所束缚,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解脱。
接下来,颈联“日晏眠空斋,啼禽在高梧”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白天渐短,诗人在家中的空房间中休息,窗外高大的梧桐树上传来阵阵鸟鸣。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随后,“神情已欣欣,痾恙还轻苏”两句表示,在辞掉州长的职务后,诗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疾病也渐渐康复。诗人借此强调了这个选择对他的身心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接着,“暂閒固自适,况与尘滓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肯定:短暂的闲暇让他感到无比舒适,更何况他的生活已经远离了世俗纷扰。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意。
紧接着,尾联“勿乐夸毗子,开眼趋畏途”向那些贪图享乐的人发出告诫:不要过于沉迷于物质享受,要清醒地看待自己的人生道路。
最后,“投身试罗网,反用腴妻孥。精虑成长谣,鉴此非迷愚” 则警示世人,不应轻易投身于纷繁复杂的世俗之中,而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受到诱惑。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明智选择,不被视为愚昧之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授转运使罢州端居述怀》,是宋代诗人蔡襄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1104年,当时蔡襄正担任京西路转运使一职,从地方官职调任中央官职。
在1104年左右,蔡襄经历了多次升迁和贬谪。他曾在宋朝的政治舞台上一度崛起,历任开封府推官、礼部员外郎等职。但由于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他也曾因犯错误而被贬谪至地方任职。这次被任命为京西路转运使,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
1104年的时代背景是北宋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也是北宋政治斗争激烈、党派之争频繁的阶段。蔡襄作为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深刻思考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