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闻席大光陈去非诸公将至作诗迎之
五年避地走穷荒,岭海江湖半是乡。
欢喜闻君俱趣召,衰颓如我合深藏。
晓寒已静千山瘴,宿雾先吞万瓦霜。
日日江头望行李,几回驱马度浮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年来为了避乱一直在穷乡僻壤游荡,山山水水也已渐入胸怀。
听说你们都要被招用我非常高兴,像我这样衰老的人应该隐退了。
清晨的寒冷已经驱散千山瘴气,昨夜的雾气还萦绕在万瓦之上。
每天我在江边望着你的行李,多少次想要骑马渡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贺州:古州名,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
2. 席大光、陈去非:诗人朋友,具体事迹不详。
3. 避地:指避开战乱或其他灾祸而避难于外地。
4. 穷荒:荒僻之地。
5. 岭海:指五岭以南的沿海地区,即广东、广西一带。
6. 江湖:指长江和鄱阳湖一带。
7. 趣召:快速召唤。
8. 衰颓:形容身体虚弱,精神不振。
9. 晓寒:清晨的寒冷。
10. 千山瘴:千山间的瘴气。
11. 宿雾:隔夜的雾气。
12. 万瓦霜:形容屋顶覆盖着厚厚的霜。
13. 江头:江边。
14. 行李:指代客人。
15. 驱马度浮梁:骑马过浮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吕本中在贺州迎接席大光和陈去非两位朋友的到来。开篇两句描述了诗人在岭海江湖间的漂泊生活,仿佛已经适应了这里的氛围。接下来四句,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欣喜和欢迎,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已经疲惫不堪,渴望隐退的心情。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清晨的寒冷与宁静,以及山中的雾气逐渐消散的景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每天站在江边等待朋友到来的期待心情,以及多次骑马经过浮桥的焦急。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朋友情谊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州闻席大光陈去非诸公将至作诗迎之》是南宋著名诗人吕本中在贺州期间所作的一首迎接朋友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
在这段时间里,吕本中因为党争的原因被贬到贺州(今广西贺州),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段低谷时期。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结交新朋友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与此同时,北宋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激烈,尤其是新旧党的对立更为尖锐。新党代表人物王安石变法推行新政,而旧党则反对变法。吕本中作为旧党成员,因政治原因而被贬谪,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坚持自己的信念,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