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别李秀才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骊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山万山之间,红色树叶与云彩交相辉映,我们举起酒杯互相对望,夕阳渐渐暗淡。一首骊歌响起,不禁让人泪流满面,心中默默担忧,今后还能在哪里与您重逢?
去完善
释义
1. 衢州: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浙江省西部。
2. 李秀才:即李姓的读书人,这里指诗人的一位朋友。
3. 千山红树万山云: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所处的环境,千山代表众多的山峰,红树表示秋末冬初时节的山间树木变红,万山云则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
4. 把酒相看日又曛:意思是诗人与朋友拿着酒相互对看,太阳即将落山,天色渐暗。把,拿起;酒,古代常用于聚会宴饮的酒;相看,互相观看;曛,落日的余晖。
5. 一曲骊歌两行泪:意为诗人唱了一首离别歌曲,与朋友共同洒下惜别之泪。骊歌,离别的歌曲。
6. 更知何处再逢君: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重逢的不确定感,何处,哪里;再逢君,再次见到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衢州别李秀才》是唐代诗人方干写给友人李秀才的离别诗。首句“千山红树万山云”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时的景色:深秋时节,千山万壑间,树木染上了红色,层峦叠嶂之间笼罩着厚厚的白云。这一景象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还暗含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第二句“把酒相看日又曛”写的是诗人在离别之际与友人对酌,看着夕阳渐渐西沉。“把酒相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而“日又曛”则暗示了离别时刻的到来,增强了离别的紧迫感。
第三句“一曲骊歌两行泪”描写了诗人与友人在离别之际共同聆听一首别离之歌,不禁泪流满面。这句诗通过音乐和泪水传达出诗人与友人心中的离愁别绪,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悲伤氛围。
尾句“更知何处再逢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许与担忧。“更知何处”表明诗人无法预知与友人在何处重逢,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之情;而“再逢君”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整首诗以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活动和内心情感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场景,深刻地传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与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衢州别李秀才》是唐代诗人方干在公元896年左右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他与李秀才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进入了晚期,国力日渐衰弱,政治腐败严重。方干作为一位文人,无法改变这个时代的命运,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他曾在京城长安求取功名,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于是回到家乡浙江义乌,过上了隐居生活。他与当地的文人墨客交游甚广,其中就包括李秀才。
在与李秀才交往的过程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随着世事变迁,他们不得不各自踏上自己的人生道路。在临别之际,方干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以表达对友情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