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天台叶尊师

标题包含
赠天台叶尊师
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 常时爱缩山川去,有夜自携星月来。 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边白发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干(809年-约880年),字雄飞,号玄英子,唐朝晚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方干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性格耿直、不愿趋炎附势而未被录取。此后,他放弃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别在黎明时分离开少室山,要知道傍晚才能到达天台山。 经常喜欢在山水间畅游,夜晚则带着星辰月光而来。 不知何时得到了神奇的草药,那古松应该是长久以来一直种植的。 旁观棋局的先生暗自偷笑,因为那等待了半局的人已被白发催促着老去。
去完善
释义
1.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这里指早上离开嵩山少林寺。 2. 少室:即少室山,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是五岳之一嵩山的分支。这里是禅宗祖庭。 3. 天台:此处指浙江天台山,是中国道教南宗的发源地。 4. 灵药:指具有神奇功效的仙丹妙药。 5. 古松:历史悠久的老松树,此处可能指天台山上的著名景观“华顶古松”。 6. 白发催:形容时间流逝,岁月催人老的情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叶尊师与天台的奇妙互动,表达了对方干的尊敬与向往之情。首句从白天离开少室山开始,到夜晚进入天台结束,形象地刻画了叶尊师行踪的神秘莫测。第二句则通过对比日常的山川变化和夜间的星月相伴,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接着的“灵药”和“古松”,是诗人对叶尊师修为的想象和赞美,暗示其修行深厚、境界高深。最后两句中,作者设想了叶尊师观棋之景:面对世事纷扰,他悠然自得,全然不挂心头,表现出高人风致和超脱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赠天台叶尊师》是唐代诗人方干所创作的。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9世纪中期,具体年代已不可考。当时,道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文人和士大夫都热衷于修道养生,寻求长生不老之术。 在诗人的这段时期,他的生活经历较为丰富,曾游历过江南各地,结交了大量的文人墨客。他曾多次前往天台山访道修仙,或许是在此过程中结识了叶尊师。 在天台山的道教背景下,诗人看到了叶尊师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并对此产生了敬仰之情。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叶尊师的赞美和对道家修炼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叶尊师的形象和境界,表达了对其生活的羡慕和尊重,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道家修行的理解和体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