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宋玉高吟思万重,澄澄寰宇振金风。云闲日月浮虚白,
木落山川叠碎红。寥泬雁多宫漏永,河渠烟敛塞天空。
侯门处处槐花□,献赋何时遇至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宋玉高声歌唱,思绪纷繁。
广大的世界,金风吹拂着。
云朵间日月漂浮,阳光闪烁。
树木凋零,山川间层林尽染。
寂静的夜晚,大雁南飞,宫殿的钟声悠悠。
河流和渠道上的烟雾渐渐消散,露出湛蓝的天空。
贵族的宅邸中,槐花盛开。
什么时候才能遇到公正的君主,献上我的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
2. 思万重:思绪纷繁复杂。
3. 澄澄:清澈明净。
4. 金风:秋风。
5. 日月浮虚白:指阳光照耀下的云海景象。
6. 木落:树木凋谢。
7. 碎红:零落的枫叶等呈现出的红色。
8. 寥泬:辽远空旷的天空。
9. 宫漏:古代宫廷用来计时的器具。
10. 河渠:河流渠道。
11. 塞天空:塞外的天空。
12. 槐花:槐树的花朵,气味芬芳。
13. 献赋:向朝廷献上自己的诗篇以图得到赏识。
14. 至公:公正无私的人。这里指能识才的君主或高官。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秋》描绘了一幅秋天景象。诗人翁洮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金风”、“日月”、“木落”、“碎红”等,巧妙地传达了秋天的氛围。其中,“金风”代表了秋天的气息,与“云闲日月”和“木落山川”相呼应,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此外,“碎红”一词将落叶与山川相结合,更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寥泬雁多宫漏永,河渠烟敛塞天空。”这两句描述了远处的宫殿和广阔的河流,以及天上的大雁和渐渐收敛的烟雾。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秋日里宁静而辽阔的景象。同时,“宫漏永”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最后,诗以“侯门处处槐花□,献赋何时遇至公。”结尾,表达了诗人渴望遇到知音,展示才华的愿望。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展现出了秋天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是南宋诗人翁洮的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即南宋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南宋政权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另一方面,北方的金国崛起,对南宋形成了一定的军事压力。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翁洮作为一位文人,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浓厚的艺术修养。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曲折,曾在官场沉浮,也曾在民间漂泊。这些经历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他对自然景色有了更为敏感的感受。
在《秋》这首诗中,翁洮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以秋天为象征,表达了生命如同四季更替般的无常,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翁洮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尚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