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吊孟浩然

标题包含
吊孟浩然
每每樵家说,孤坟亦夜吟。若重生此世,应更苦前心。 名与襄阳远,诗同汉水深。亲栽鹿门树,犹盖石床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蠙,字象文,号简斋,又号简斋居士,南宋末年著名文人。他生于1238年,卒于1307年,享年69岁。 张蠙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每次听到樵夫谈论,那座孤独的古墓也会在夜晚低声吟唱。如果我能重生在这个时代,可能会比过去更加忧心忡忡。 我虽然远离了襄阳,但我的诗歌却如同汉水一样源远流长。亲手种植的鹿门山树木,如今仍在石床的阴影之下。
去完善
释义
1. 吊:对死去的人表示悼念。 2.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3. 樵家:打柴的人家,这里指普通百姓。 4. 孤坟:孤单的坟墓,这里指孟浩然的墓地。 5. 若重生此世:如果孟浩然再生于世。 6. 名与襄阳远:孟浩然的名声虽然离他的家乡襄阳很远。 7. 诗同汉水深:他的诗歌如同汉江的水一样深沉。 8. 亲栽鹿门树:孟浩然亲手种植的鹿门山上的树木。 9. 犹盖石床阴:现在还覆盖着石床的阴凉。
去完善
赏析
《吊孟浩然》这首诗表达了对诗人孟浩然的哀悼之情。张蠙以“樵家说,孤坟亦夜吟”描绘出孟浩然虽然离世多年,但仍在人们心中留有深深的印记,他的诗作仍为世人传颂。 接着,作者设想如果孟浩然重生,他或许会因为今人的赞叹而感到更加痛苦,因为这一世的才华无法在来世再为世人所知。 然后,作者提到孟浩然的名声虽然已经不如襄阳(指他的作品与家乡的关系)那么紧密,但他的诗歌却如同汉水一样源远流长。这表明了孟浩然作品的生命力。 最后,“亲栽鹿门树,犹盖石床阴”借用了孟浩然曾在鹿门山隐居的典故,表明他的诗词至今仍然受到广泛认可和喜爱,即便是已经长满青苔的石床也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位诗人的故事。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构思,将孟浩然的离世与他流传千古的诗歌联系起来,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他深厚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吊孟浩然》是唐代诗人张蠙为悼念孟浩然而创作的千古名篇。这首诗歌颂了孟浩然的才情横溢和壮志未酬的悲凉。让我们来深入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在创作时间上,该诗完成于唐朝时期。公元895年,张蠙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历蕃州从事、御史台殿中侍御史等职。此段时间内,他遍历祖国山水,结交文人墨客,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这为他创作《吊孟浩然》奠定了基础。 其次,从作者的生平际遇来看,他与孟浩然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感慨。他们都是文人墨客,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尽管他们才华横溢,但未能在政治舞台上施展抱负,成就一番伟业。这种壮志未酬的痛苦与哀愁,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寄托,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情感动力。 最后,关于时代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文化艺术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峰。然而,这个时期的文人雅士却在社会动荡和官场腐败中饱受折磨,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诗歌成为了他们抒发情感、表达理想的载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蠙通过对孟浩然的悼念,表达了对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发出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综上所述,《吊孟浩然》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包含了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深厚底蕴,使之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