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

标题包含
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海滩上的小草与稀疏的树林相连,波浪翻滚着,小渔船几乎被淹没。 栖息的鹭鸟和鸥鸟在旧时的码头起飞,去年的沙嘴还在江心之处。
去完善
释义
1. 滩头:河滩的尖端。这里指河流边沙滩最前端的部分。 2. 细草:小草、嫩草。 3. 疏林:稀落的树林。 4. 浪恶:波浪险恶,形容水流湍急。 5. 罾船:一种使用罾(鱼网)捕鱼的渔船。 6. 宿鹭:栖息在树林中的白鹭。 7. 眠鸥:休息的水鸥。 8. 旧浦:过去的港口。 9. 沙嘴:泥沙堆积形成的突出水面的陆地。
去完善
赏析
皇甫松的这首《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描绘了一幅江畔沙滩的美景。开篇两句“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为我们呈现了滩头上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草儿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娇嫩,而疏林则给这景色增添了一分宁静与和谐。然而,平静中却暗藏危机,随着波浪翻涌,罾船陷入了困境,让人感叹大自然的无常。 接下来的“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则更加具体地描述了江畔生态之美。鹭、鸥两种水鸟或栖息或翱翔,它们的身影为这幅画卷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而诗句中的“去年沙嘴是江心”更是透露出一种岁月流转之感,引发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生动描绘了江畔美景,而且通过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使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是唐朝文学家皇甫松创作的词牌名作品。这首词描绘了江边美景及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感伤之情,体现了深挚的友情和别情。 在创作时间方面,此诗处于晚唐时期(874年-907年),此时的皇甫松虽未得到朝廷的重用,但仍在民间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文人墨客们的情感更加细腻,以皇甫松为代表的文人开始尝试将诗歌的形式与新兴的词曲相结合,以丰富其艺术表现力。 在该时间段内,皇甫松的个人生活经历颇为丰富。早年,他随父参加农民起义军,后任地方官员;晚年因不满朝政腐败而辞官归隐。这一过程中,皇甫松结交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勉励、交流思想。此外,皇甫松还受到佛教的影响,使其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思考。 在与作者有关的同时间段内时代背景方面,晚唐时期的社会风俗和文化氛围对皇甫松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晚唐时期社会风气较为开放,知识分子受到儒家传统的熏陶,同时也受到了道家、佛家思想的浸润。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使得皇甫松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另一方面,晚唐时期的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士人阶层对于诗词歌赋的审美追求也日益提升。这使得皇甫松在这一时期开始关注词曲的创作,并尝试将其融入诗歌之中。 综上所述,《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这首词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风貌、文人生活和哲学思辨等方面的特点,以及皇甫松在这个时期的文学成就与个人遭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