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闺怨五首 其二

标题包含
闺怨五首 其二
别后相思瘦玉肌,不堪重著看花衣。 恨君得似梁间燕,社日辞家社日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棐(1209-1264),字忱父,号竹屋,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天台,是南宋中期的著名文人。 许棐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交朋友,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往来。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并不热衷于官场生涯,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分别之后心心念念把身体思念消瘦,穿起了昔日的花衣裳却已不再合身。 遗憾的是我未能像梁间的燕子一般自由,只能在节日时短暂回家与你相聚。
去完善
释义
1. "别后相思瘦玉肌":注释:玉肌,比喻人的肌肤如玉般光滑美丽;相思病会让人变得消瘦。 2. "不堪重著看花衣":注释:花衣,指盛装、华丽的衣服;无法再承受重新穿上华服的重担。 3. "恨君得似梁间燕":注释:恨,这里可以理解为“遗憾”;梁间燕,即燕子,每年的春天都会从南方飞回北方筑巢繁衍后代,象征爱情和家庭的团聚。 4. "社日辞家社日归":注释:社日,古代春秋两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分别称为春社日和秋社日。这里诗人用燕子的习性来比喻自己对爱人回家的期盼之情。
去完善
赏析
《闺怨五首·其二》是宋代诗人许棐创作的一首表达闺中女子思念丈夫的诗作。诗歌以女主人公的视角展开,通过对女主人公离别后的细腻心理描绘,表达了她思君之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首句“别后相思瘦玉肌”揭示了女子在与丈夫别离后的极度相思之情。“瘦玉肌”形容女子因思念而日渐憔悴的容颜,形象地表现出女子的痛苦与无奈。接下来的诗句“不堪重著看花衣”则进一步传达了女子面对昔日华服,已无法承受其中的回忆和哀愁。这显示出思君之情的沉重,令女主人公无法再像过去那样愉快地欣赏花衣带来的愉悦。 诗的后两句“恨君得似梁间燕,社日辞家社日归”则隐含了女子对丈夫的期望。在女子眼中,那些能在春社、秋社期间离家去又回家的燕子无疑是幸福的。她将这种幸福寄予丈夫身上,希望他能像梁间燕子一样定期归家团圆。然而现实中,她的愿望却难以实现。此处的对比反衬出女子的失望和悲哀。整首诗通过对女主人公内心的真实描绘,深刻地展现了古代社会女性在离乱中的无助与期待,突显了女子深挚的思君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闺怨五首·其二》是南宋诗人许棐创作的一首表达闺中思妇哀愁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理宗年间(1225年-1264年),这是宋朝经济、文化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许棐正生活在江南地区。作为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江南地区的繁荣与富庶使得许多文人墨客在此地聚集,共同探讨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发展与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许棐以其对情感世界的独到观察和对诗歌艺术的娴熟驾驭,创作出了一系列描绘市井生活、家庭琐事的作品。 在这首诗中,许棐通过对女子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她在思念丈夫时的孤寂与忧伤。这种情绪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普遍认同男尊女卑的观念,女子的地位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战争频发,男子常常被迫离家参军,导致许多家庭陷入长期的离别之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