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泥孩儿

标题包含
泥孩儿
牧渎一块泥,装塑恣华侈。 所恨肌体微,金珠载不起。 双罩红纱厨,娇立瓶花底。 少妇初尝酸,一玩一心喜。 潜乞大士灵,生子愿如尔。 岂知贫家儿,呱呱瘦于鬼。 弃卧桥巷间,谁或顾生死。 人贱不如泥,三叹而已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棐(1209-1264),字忱父,号竹屋,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天台,是南宋中期的著名文人。 许棐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交朋友,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往来。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并不热衷于官场生涯,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牧童河边捡来泥巴块,塑成模型姿态显奢华。 可惜躯体太过小,金银珠宝无法承载。 外层罩上红色纱橱,花瓶底下宝贝站立。 年轻妻子初次尝试酸味,把玩之间满心欢喜。 暗中祈求菩萨神灵庇佑,愿望能够生个像它一样的儿子。 谁知贫困家庭的孩子,出生便瘦弱如同小鬼。 丢弃在街头巷尾,有谁在乎他的生死。 人穷得不如泥土,令人叹息不止。
去完善
释义
1. 牧渎:古代灌溉田地的水沟。 2. 恣华侈:肆意追求华丽奢侈。 3. 肌体微:身体微小,这里指泥塑娃娃。 4. 金珠载不起:意指泥塑娃娃微小,无法承受金银珠宝的重量。 5. 红纱厨:红纱制成的覆盖物。 6. 瓶花底:花瓶底部。 7. 少妇初尝酸:少妇第一次怀孕时感受到的孕期反应,即“孕吐”。 8. 一玩一心喜:每次把玩都感到欢喜。 9. 大士灵:大士,对菩萨的尊称;灵,神灵。 10. 生子愿如尔:希望生出的孩子像泥塑娃娃一样漂亮。 11. 呱呱瘦于鬼:形容小孩子瘦弱的样子。 12. 弃卧桥巷间:被遗弃在桥边巷口。 13. 顾生死:关心生死问题。 14. 人贱不如泥:人被轻视还不如泥土有价值。
去完善
赏析
《泥孩儿》是南宋诗人许棐创作的一首讽刺诗,以泥孩儿为主题,寓含着深深的社会现象反思。 “牧渎一块泥,装塑恣华侈”,诗人开篇描述了泥孩儿的形象,作为农田水沟的一块泥土,经过塑造变得华丽奢侈,暗喻社会上的虚荣风气。然而,尽管外在华丽,“所恨肌体微,金珠载不起”,泥孩儿的躯体无法承受金银珠宝的重担,暗示这些虚浮之物终究无法成为人们真正的依靠。 “双罩红纱厨,娇立瓶花底”,描绘了泥孩儿的姿态,被红纱笼罩的娇柔之态立于花瓶之下,如同贵族女子的优雅生活。“少妇初尝酸,一玩一心喜”,表现了年轻妇人见到泥孩儿时的欣喜之情,她可能因此心生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过上这样幸福的生活。 “潜乞大士灵,生子愿如尔”,表达了妇人祈求菩萨的愿望,希望孩子能像泥孩儿那样外表光鲜亮丽。然而,“岂知贫家儿,呱呱瘦于鬼”,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贫苦家的孩子活活瘦弱不堪,与泥孩儿形成鲜明的对比。 “弃卧桥巷间,谁或顾生死”,展示了那些贫困的孩子在街头巷尾无人问津的悲惨境遇,他们的生死无人过问。“人贱不如泥,三叹而已矣”,诗人最后发出深沉的感叹,道出了人们的冷漠无情,那些贫苦的生命竟连泥土都不如。 整首诗以泥孩儿为载体,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人心的冷漠,呼吁人们关注底层民众的苦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泥孩儿》是南宋诗人许棐创作的一首描绘市井百姓生活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宋理宗时期(公元1225年-1264年),此时正处于南宋末年的战乱时期。 许棐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一生充满艰辛。他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取得功名,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关注民生疾苦,以诗文为武器,揭示社会的黑暗面。这首《泥孩儿》正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在当时的南宋社会,民间艺术蓬勃兴起,玩具制作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泥孩儿”是指用泥土制成的儿童玩具,这种玩具在当时非常受欢迎。然而,这些看似可爱的泥孩儿背后,却隐藏着深重的社会问题。诗人通过描绘泥孩儿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百姓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的不公。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