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镜词
宝镜一从分破后,不堪磨拭照妆钿。
倩谁携上青云去,补得今宵缺月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镜子一分为二后,再也无法清晰地映出美丽的妆容。谁能带着它登上高高的天空,让它在今天晚上弥补那缺失的满月?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宝镜:珍贵的镜子。这里指圆月。
2. 一从:自从。
3. 分破:破碎。
4. 堪:能。
5. 磨拭:打磨擦拭。
6. 妆钿:女子佩戴的饰物。
7. 倩:请托。
8. 青云:天空高处。
9. 补得:弥补得到。
去完善
赏析
《破镜词》是一首描绘破损镜子寄托人生哲理的抒情诗。许棐以诗的形式揭示了“破镜”背后深刻的寓意。首先诗人指出宝镜一旦破碎就再也不能发挥原有的功能,即便努力修复也无法回到从前。这是用镜子象征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一旦失去就无法恢复。接着,诗人设想谁来把这破镜带上云端修补今日缺陷的月圆。这表达的是诗人在面对美好事物破碎时的失落与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引发读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与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破镜词》是南宋诗人许棐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以“破镜”为象征,表达出诗人在战乱时期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我们可以从诗词的创作时间来看。这首诗作于南宋末年,这是一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时代。金兵南下,蒙古崛起,南宋朝廷内外交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其次,我们来看诗人在这段时间内的人生际遇。许棐是一个热爱山水田园的文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浙江嘉兴一带度过。然而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漂泊,过着流浪的生活。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加珍视家乡的宁静生活,也使他对战争的破坏深感痛心。
最后,我们来了解与作者相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南宋末年,政治腐败,军事软弱,人民生活在恐惧之中。许棐作为一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此深感忧虑。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