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酬乐清陈簿雪中平反

标题包含
酬乐清陈簿雪中平反
用恕存存坐照奸,奸如挟纩弗知寒。 天虽有二无偏覆,网既开三亦甚宽。 疑欲惟轻刑自省,死终弗怨枕方安。 雪中小试阳和力,天地生成却不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居简(1164年-1246年),俗姓李,字敬叟,号东涧老人,又号东涧遗民。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居简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用宽容的心态去观察世事,那些险恶的行为就像披着棉衣一样无法伤害到你。尽管天空中存在着日月两个星球,但它们并无偏爱,照耀着每一个角落;法律的罗网虽然有三尺之规,但其包容性也是非常宽广的。对待疑虑应该保持轻省的刑罚,自我反省,那么即使面临死亡也不会心生怨恨,只有心安理得。在雪地中尝试温暖和阳光的力量,会发现天地的造化其实并不难理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恕存:即“恕道”,指仁爱之道。此处指对于恶行采取宽恕的态度,不加以苛责。 2. 坐照:原指菩萨坐着观照众生之疾苦,引申为洞察一切事物。 3. 挟纩:指身穿棉衣还感到寒冷。形容心怀恶意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感受到温暖。 4. 天有二无偏覆:指天道无私,对所有生命一视同仁。 5. 网开三亦甚宽:指法网虽设,但对轻微罪过会给予宽容处理。 6. 惟轻刑自省:只有罪行轻微才容易悔过自新。 7. 枕方安:平安的日子如同枕在手中。 8. 阳和力:阳光温和的力量,比喻公正执法的恩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酬乐清陈簿雪中平反》,作者是释居简。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应和诗,即回应他人的诗歌。在此诗中,诗人表达了他对于公正、宽容和人道主义的观点。 诗的开头,“用恕存存坐照奸,奸如挟纩弗知寒”,意思是采取宽容的态度去审视奸邪之徒,这些人就如同穿着棉衣一样,无法感受到寒冷的迫近。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宽恕与包容的看法,认为应该给犯错的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接下来的两句,“天虽有二无偏覆,网既开三亦甚宽”,意味着虽然天上有两个太阳,但却不会偏袒任何一方,法律如同张开的罗网,但足够宽大,不会让任何人漏网。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公平公正的信念,认为在法律面前,所有人应当平等对待。 紧接着的“疑欲惟轻刑自省,死终弗怨枕方安”,是说在面对疑虑时,应该以轻刑罚作为自我反省的标准,这样才能使得死去的人不再怨愤,安然地长眠。这里的意思是强调在司法过程中,应遵循人道主义原则,确保每个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最后两句,“雪中小试阳和力,天地生成却不难”,是在描绘一种美好的景象:在雪地里,阳光的温暖力量得到了体现,整个天地间的生机蓬勃而出,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和谐美好。诗人以此象征他的理想世界,期望人们都能在这一公平、宽容的环境中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乐清陈簿雪中平反》是宋代诗人释居简创作的一首诗歌,具体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南宋淳熙元年)。 释居简(1126-1216),本名张居简,字刚中,号北涧,一号云间子,浙江省嘉州人。他是北宋末年著名学者、政治家、书法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因金兵南侵,家破国亡,流寓江南,遂改姓释氏,出家为僧。 在公元1174年左右,南宋政权建立已逾半个世纪,但国家尚未恢复统一。当时朝政混乱,官僚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而释居简作为前朝遗臣,对国家的忧虑之情更为强烈。在这种背景下,他与乐清县的陈簿(一名地方官员)相识相交,共同关心民生疾苦。有一次,乐清县发生了一起冤案,陈簿在雪中等候平反结果,释居简为此赋诗一首《酬乐清陈簿雪中平反》,表达了两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