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卜居
向来为客爱塘村,几度天边入梦魂。
恰到塘村心已懒,不知何处立柴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向来:以前、从前。
2. 为客:指离家在外。
3. 爱塘:指喜欢去的地方或居住地。此处指“塘村”。
4. 天边:遥不可及的地方。
5. 梦魂:梦境、梦幻。
6. 恰好:正好、刚好。
7. 柴门:用树枝、木板等做成的简陋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拟卜居》,意为模仿诗人在选择住所时的情景。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绘了自己在寻找理想家园的过程中的心境变化。
首句“向来为客爱塘村”表明诗人对于塘村的喜爱之情,用“为客”来修饰这种情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塘村的向往和期待。接下来的“几度天边入梦魂”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塘村的思念之情,以至于多次在梦中相见。
然而到了第三句“恰到塘村心已懒”,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当真正来到塘村时,诗人却感到一种莫名的疲倦感,仿佛失去了原有的热情和憧憬。这里的“心已懒”既表达了诗人此时的心理状态,也揭示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疲惫。
最后一句“不知何处立柴门”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诗人不禁产生了迷茫和困惑,无法找到合适的出路。“立柴门”象征着诗人试图在一个理想的地方安身立命,但却难以实现。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选择住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表达出他在现实压力下的无奈与挣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卜居》是宋代诗人陈藻创作的一首田园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然而,这个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诗歌创作尤为繁荣。
在陈藻的生活时代,他生活在南宋晚期,正值国家内外交困之际。陈藻个人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后因官场斗争被迫辞官,回归乡野。这种人生际遇使他深切体会到民间疾苦,也对田园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农村生活期间,观察田园风光,体验农民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从而创作出这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篇。
在《拟卜居》一诗中,陈藻以田园生活为背景,通过对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宁静、和谐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展现了陈藻深厚的田园情怀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现实的矛盾和冲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