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岁晚上坟
偶然空手出州城,薄有田园住福清。
晚得次男陪笔砚,秋随举子省坟茔。
过淮不拟成僧去,挂纸谁能接迹行。
多少陇头无祭祀,此来犹喜剩余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意外地空闲离开城市,在福清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个小田园住宅。晚年有幸有个小儿子陪伴我研习书法,秋天就跟随举子们一起去扫墓祭拜祖先。虽然过了淮河没有打算成为僧人离去,挂上纸钱又有多少人会接着前行呢?那些荒冢前没有祭扫的人,这次来还是庆幸自己还活着能为他们做些事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辛巳岁:该诗作于辛巳年,即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
2. 州城:此处指福州城。
3. 福清:今福建福清市,位于福州市东部沿海地区。
4. 晚得次男陪笔砚:晚年的诗人得到了第二个儿子的陪伴。
5. 秋随举子省坟茔:秋天的时候,诗人跟随科举士子扫墓祭祖。
6. 过淮:淮河,位于中国东部地区。
7. 挂纸:古代清明节扫墓时的一种习俗,在墓前挂上写有哀悼之词的纸张。
8. 余生:晚年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陈藻晚年生活的孤寂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首句“偶然空手出州城”描述了诗人的偶然机会离开州城,来到田园生活的地方。接着,诗人以“晚得次男陪笔砚,秋随举子省坟茔”两句表达了对儿子的关爱和思念已故亲人的心情。诗人把情感寄托在秋天的景象中,以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过淮不拟成僧去,挂纸谁能接迹行”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生死的看法。他不愿意像僧人那样远离尘世,但又无法摆脱生活中的种种困扰。最后,诗人以“多少陇头无祭祀,此来犹喜剩余生”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艰辛,但仍有幸生存下来,并为逝去的亲人祈祷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和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生死的看法,展现了其深沉的人生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辛巳岁晚上坟》是南宋诗人陈藻创作的一首描写清明节扫墓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21年,即南宋宁宗嘉定十四年,此时南宋社会正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这一年里,陈藻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他先是在春季清明节期间,与家人一同前往祖坟扫墓,感叹时光荏苒,家族繁衍。然后,他在炎炎夏日中关注民生,关心农事,为农民呼吁减税。到了秋天,他又参加了科举考试,期待为国效力。然而,在年底时,他未能金榜题名,倍感失落。这些生活经历使得他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深沉,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时代,南宋社会繁荣昌盛,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然而,南宋政权仍然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威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陈藻作为一名士人,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现实往往不如人意,这使得他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既表达了对家族的怀念,又流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与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