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丙子秋作

标题包含
丙子秋作
今年时雨即时旸,用向田园每恰当。 刈者不愁耕者喜,似曾真宰与商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藻(1508年-1594年),字元洁,号乐轩,福建莆田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陈藻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任江西布政使司参议。在任期间,他廉洁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今年的雨水和阳光非常适时,对于农田来说总是恰到好处。收割的人不用担忧,耕种的人满心欢喜,仿佛是天神在有意安排。
去完善
释义
1. 丙子:干支纪年法中的“丙子”年,即鼠年的意思,这里指的是诗人创作此诗的年份。 2. 时雨:及时的好雨。 3. 旸:晴朗,阳光充足。 4. 用向:用在,针对。 5. 田园:指田地,农村。 6. 每当:常常在……时候。 7. 刈:收割庄稼。 8. 不愁:不用担心。 9. 耕者:农民。 10. 喜:欢喜,高兴。 11. 真宰:掌管万物的主宰。 12. 商量:商量对策。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农业生产丰收的诗。诗中作者陈藻以“时雨及时旸”来形容今年农业的好年景,“时雨”指及时的雨水,而“时旸”则代表阳光充足的日子,这些都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重要条件。接下来的两句则是描写农民在这样好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劳作的情景,农民们看到丰收的景象都充满了喜悦。最后一句“似曾真宰与商量”则体现了诗人认为这美好景象似乎是天地间的主宰者(即上帝或神灵)特意安排的。整首诗通过赞美自然的恩赐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丙子秋作》是南宋诗人陈藻于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创作的组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自然界秋季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远离尘世纷扰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创作时间。《丙子秋作》是陈藻在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所作。这一时期,正值南宋时期的后期,政局相对稳定。 其次,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陈藻作为南宋的一位学者,早年曾在科举考试中失利,但并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崇尚道德修养,对于官场名利并无太多追求。他在《丙子秋作》一诗中所表达的远离尘世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正是其人生态度的一种体现。 最后,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这一时期,南宋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在北方金国的威胁下,始终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这种局势使得许多文人学者开始对国家的现状产生忧虑,他们开始关注民间疾苦,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陈藻在《丙子秋作》中表现出的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恶,也反映了当时许多文人士大夫共同的思想倾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