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象州
都无一物作生涯,坊巷萧条有几家。
料得寒梅应怅恨,满城开作寂寥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都无:全都没有。
2. 生涯:生活所需的东西。
3. 坊巷:城市街道里的小巷子。
4. 萧条:形容冷清、衰落的样子。
5. 料得:推测得到。
6. 寒梅:冬天的梅花。
7. 怅恨:感到烦恼、不痛快。
8. 寂寥:指寂静;无人陪伴的,孤单的。
去完善
赏析
《过象州》是宋代诗人陈藻的一首描绘象州县景象的诗。诗中,作者通过对县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这个地方荒芜和落寞的感受。
首先,首句“都无一物作生涯”,描述了象州城内贫瘠荒凉、缺乏生活资源的景象,揭示出这个地区经济的落后和生活条件的艰苦。紧接着第二句“坊巷萧条有几家”,进一步具体刻画了象州街道稀疏、房屋破败的情景,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凄凉氛围。
在诗的后两句中,陈藻巧妙地将自然环境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他想象着冬日的梅花盛开,然而由于城镇的萧条,这些花朵似乎也感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哀愁,从而变得寂寞惆怅。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不仅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更深化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之情。
整首诗以其简练的文字、深沉的情感和富有艺术性的表现手法,使人们仿佛置身于那片荒凉的土地上,感受到象州百姓的无奈和哀伤。这正是诗人作为一位关心民间疾苦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象州》是南宋诗人陈藻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25年,正值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南宋政权已经逐渐衰弱,面临金、蒙古等外族的入侵压力,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在陈藻生活的时代,他曾任象州县令。在他任职期间,他目睹了民间的困苦生活,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这首诗是他途经象州县时,感慨万千,遂成此作。在诗中,他表达了对自己无法改变国家命运的无奈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