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林肃翁
满怀装货出门前,多寡相酬应世缘。
取友无他惟会理,逢僧祇此是谈禅。
乐生个里真惭愧,用向稠中足裹缠。
便谢化工分付足,莫言行李去萧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别林肃翁:陈藻的诗《别林肃翁》,具体指离开林肃这个地方的友人。
2. 装货:装载货物。这里指收拾行囊准备远行。
3. 多寡相酬:形容旅途中所需物资的多寡,相互帮助。
4. 应世缘:适应世俗生活的需要。
5. 取友:选择朋友。
6. 无他:没有别的。
7. 会理:交流和理解。
8. 逢僧祇此:遇到僧人只有谈论佛理。
9. 乐生:乐于生活。
10. 个里:这里。
11. 真惭愧:真正感到羞愧。
12. 用向稠中:用在繁琐的事务中。
13. 足裹缠:脚上的束缚。
14. 便谢化工分付足:感谢自然赋予足够的资源。
15. 莫言行李去萧然:不要说离开时的行李看起来稀疏简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哲学的诗词。诗人陈藻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首先,他以“满怀装货出门前,多寡相酬应世缘”开篇,表达了无论生活多么艰辛,都应该勇敢地面对并积极地回应生活的挑战。接下来,他用“取友无他惟会理,逢僧祇此是谈禅”来表达自己交友和对待人生的态度: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与僧人谈论禅意,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诗人以“乐生个里真惭愧,用向稠中足裹缠”来形容自己在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真诚态度。最后,他以“便谢化工分付足,莫言行李去萧然”作结,暗示了虽然生活中难免有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应该感谢命运的安排,勇敢地去面对并珍惜生活的每一刻。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思考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林肃翁》是宋代诗人陈藻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960-1127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期,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陈藻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因为对政治不满而辞官归隐。他的诗歌作品多抒发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在《别林肃翁》这首诗中,陈藻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别离的场景,表达了离别时的心情。他用“绿杨”、“红花”等自然景物来衬托离别的氛围,用“风波舟楫”来形容人生的波折,用“晚雨斜阳”来表达时光的流逝,寓意着人生无常、相聚离别的无奈。这首诗展现了陈藻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成为了中国古代送别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