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寄行甫腾叔
江浙羁栖怕雪霜,早年听得晚年尝。
生涯败意多谙历,节序随缘少感伤。
鸭肉馄饨看土俗,糯丸麻汁阻家乡。
二千里外寻君话,今日那堪各一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江浙地区,我畏惧严寒与风霜,早期就已听闻,到了晚年才亲自体验。人生失意,遭遇颇多,而时节因缘,顺其自然,亦不再有太多伤感。此地习惯食用鸭肉馄饨和糯米团子,只是家乡的麻汁难以尝到。二千里之外寻找你的踪影,如今却各自相隔一方,让人情何以堪。
去完善
释义
1. 江浙:指长江和钱塘江流域的浙江省和江苏省地区。
2. 羁栖:这里指旅居在外。
3. 雪霜:这里的“雪”和“霜”指的是冬天的气候现象,即下雪和结霜。
4. 早年:指年轻的时候。
5. 晚年:指年老的时候。
6. 生涯:这里指生活的经历。
7. 败意:这里指失意或者不顺心的事情。
8. 谙历:指亲身经历或熟悉了解。
9. 节序:这里指各个节日的顺序。
10. 糯丸:糯米做的食物,如汤圆等。
11. 麻汁:一种由芝麻磨成的酱料。
12. 二千里外:指距离作者较远的地方。
13. 寻君:寻找对方。
14. 那堪:难以忍受或承受。
去完善
赏析
《冬至寄行甫腾叔》是宋代诗人陈藻创作的一首表达思乡情感的诗歌。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亲友的深切挂念。
首联“江浙羁栖怕雪霜,早年听得晚年尝”描述了作者在江浙地区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寒冷气候的恐惧。早年间听闻晚年的境遇,如今自己已身处其中,感受到其中的种种辛酸与无奈。
颔联“生涯败意多谙历,节序随缘少感伤”表现了对生活的不满和无奈,尽管世事多变,但诗人依然保持着顺其自然的心态,较少为生活中的变故而感到忧伤。
颈联“鸭肉馄饨看土俗,糯丸麻汁阻家乡”则描绘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以及诗人对自己家乡的思念。看到当地百姓的习俗,不禁想起家乡的糯米团子,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尾联“二千里外寻君话,今日那堪各一方”抒发诗人与友人相隔两地的惆怅心情。两人相距千里,难以相聚,更添一份深深的哀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冬至寄行甫腾叔》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陈藻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35年,正值南宋初期。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金国入侵、靖康之变等,导致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陈藻,字元洁,号乐轩,福建长乐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尤善诗词歌赋。然而,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命运多舛,陈藻也不例外。他在青年时期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及第,后来虽入仕为官,却郁郁不得志,最终辞官回乡。
在这段时间里,陈藻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依然坚持写作,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时代的感慨。他在《冬至寄行甫腾叔》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无奈。这首诗以冬至这一传统节日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