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岁晚民贫百物廉,无钱堪买亦何嫌。
聊将送酒呼邻客,浅饮三杯不用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除夕》
作者:陈藻
1. 岁晚:指一年之末。
2. 民贫:人民贫困。
3. 廉:便宜,这里指物价低廉。
4. 无钱:没有钱。
5. 堪:能,可以。
6. 嫌:嫌弃。
7. 聊:姑且,勉强。
8. 送酒:指赠送酒水给客人。
9. 邻客:邻居家的客人。
10. 浅饮:少量饮酒。
11. 三杯:指少量酒水。
12. 不用添:不需要再加酒水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除夕》诗描绘了作者陈藻在除夕之夜的一种生活情境。首先,“岁晚民贫百物廉”点出了节日时贫穷的百姓无法购买昂贵的物品,强调了除夕之际的生活拮据。接着,“无钱堪买亦何嫌”则表达了尽管贫穷,但内心并无抱怨,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坚韧。然后,“聊将送酒呼邻客”描述了作者邀请邻居一起饮酒欢度除夕的场景。最后,“浅饮三杯不用添”意味着即使没有丰盛的酒席,仅凭简单的三杯酒也能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叙述岁末贫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美好的节日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除夕》是南宋诗人陈藻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从诗中的内容可以看出,此时正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之际,外患频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陈藻生活的时期,南宋朝廷软弱无能,面对金兵入侵节节败退,导致国家分裂,民不聊生。尽管社会动荡不安,但陈藻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仍然关心民生疾苦,以诗歌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这首《除夕》中,他通过对除夕夜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乱中百姓生活困苦的同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诗中提到“灰”、“梅”、“茶”等意象,都是当时民间生活的缩影。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示了普通百姓在艰难岁月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挚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