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八
六度封书向小孤,一度逢人寄书无。
刘郎嗔我无短吟,素书百纸难论心。
我爱刘郎可无诗,刘郎爱客还笞儿。
我为父执倍其年,见我呼兄挟渠贤。
拨弃勿复陈,对君吟此身。
忆昔在桂堂,疟鬼罹我殃。
世情疎客病,移我君家床。
儿女不辞劳,仆妾何惮忙。
秋风黄叶飞,明灯药炉傍。
我身何日殒,此念何时忘。
丘嫂晚岁归,敬我如小郎。
他年山下结吾庐,朝暮往来摩白须。
我抱子,君抱孙,却使相叙为弟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寄信六次给小孤山,一次碰巧遇到送信的人却无从投递。
刘先生责怪我没有为他写短篇诗歌,仅仅一百张白纸也无法表达我的心情。
我喜欢刘先生但他并不喜欢诗歌,而刘先生作为热情好客之人却会责备孩子。
作为他的长辈的我比他年纪大了一倍,见到我叫他哥哥并介绍给他我的优秀朋友们。
一切事情先放下不要重复提起,我来为你朗诵这首诗。
回忆起过去我们在桂堂的日子,疟疾使我备受困扰。
因为世态炎凉人们疏远了我,把我移到您的家中养病。
孩子们不辞辛劳照顾我,佣人和妾侍也不怕忙碌。
秋天的风把黄叶吹起,我在明亮的灯光下煎药熬汤。
我不知道我的生命什么时候结束,这种思念之情何时才能消散。
丘嫂在我晚年回来时对我尊敬有加,像对待她的弟弟一样待我。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在山脚下建立我们的家园,早晚相伴共度时光。
我抱着我的孩子,你抱着你的孙子,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相互称呼兄弟姐妹。
去完善
释义
1. 六度封书向小孤:六度,指多次;小孤,小孤山,位于今江西彭泽县北长江边。这句意思是多次写信到小孤山。
2. 一度逢人寄书无:一度,一次;逢人,遇见的人;寄书无,寄出的书信没有回应。这句是描述作者有一次找到人帮忙寄信但未能成功。
3. 刘郎嗔我无短吟:刘郎,指刘八;嗔,责怪;无短吟,没有简短的诗歌作品。这句是说刘八责怪我没有写简短的诗歌作品。
4. 素书百纸难论心:素书,用白话写的信;百纸,夸张说法;论心,表达内心想法。这句是感叹用一百张纸也难以完全表达内心的想法。
5. 我爱刘郎可无诗:这是作者表示自己喜欢刘八,即使没有诗歌也无妨。
6. 刘郎爱客还笞儿:刘八喜欢招待客人,连孩子们也要参与。这句中的"笞儿"是指教育孩子。
7. 为父执倍其年:父执,父亲的朋友;倍其年,指比父亲朋友的年龄大一倍。这句话是说自己在年纪上做了父亲的弟子。
8. 见我呼兄挟渠贤:挟,携带;渠,他。这句是形容刘八见到自己就称呼兄弟,并带上他的朋友。
9. 拨弃勿复陈:拨弃,舍弃;复陈,再次陈述。这句是告诉刘八不要再来提醒这些过去的琐事。
10. 对君吟此身:面对你吟咏这首诗。
11. 忆昔在桂堂:桂堂,指书院或学堂。这句是回想起过去在学堂的日子。
12. 疟鬼罹我殃:疟鬼,疟疾的病邪;罹我殃,指患疟疾。
13. 世情疎客病:世情,世俗之情;疎,疏远;客病,做客时的疾病。这句是感叹因世态炎凉而生病。
14. 移我君家床:移,移动;君家,指刘八的家。这句是表达刘八的家人在自己患病时照顾自己。
15. 儿女不辞劳,仆妾何惮忙:儿女,指子女;仆妾,指仆人和侍女。这两句是说家中的人都任劳任怨地照顾自己。
16. 秋风黄叶飞:这句是描绘秋天的景色。
17. 明灯药炉傍:明灯,明亮的灯;药炉,煮药的炉子。这句是描述在明亮的灯光下,旁边就是煮药的炉子。
18. 我身何日殒,此念何时忘:殒,死亡;此念,指感激的心情。这句是询问自己的感激之情何时才能消失。
19. 丘嫂晚岁归,敬我如小郎:丘嫂,刘八的妻子;小郎,小男孩。这句是描述丘嫂晚年来访,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尊敬自己。
20. 他年山下结吾庐,朝暮往来摩白须:他年,以后;吾庐,我的家;朝暮,早晚;摩白须,抚摸胡须。这句是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希望能与刘八在山脚下建立友谊,共享晚年时光。
21. 我抱子,君抱孙,却使相叙为弟昆:抱子,指有孩子;抱孙,指有孙子;弟昆,兄弟。这句是想象未来两人成为亲戚,共同庆祝子孙的成长。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寄刘八》,表达了作者陈藻与友人刘八的深厚情谊和诗意人生。整首诗情感浓郁,语言质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联“六度封书向小孤,一度逢人寄书无”,表现了诗人与刘八之间书信往来的频繁,也突出了二人之间的距离。
颔联“刘郎嗔我无短吟,素书百纸难论心”,则体现了诗人与刘八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艺术追求,即使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他们内心的真挚情感。
颈联“我爱刘郎可无诗,刘郎爱客还笞儿”,描述了刘八作为诗人和待客之人的双重形象,显示了诗人对刘八的高度赞美和钦佩。
尾联“他年山下结吾庐,朝暮往来摩白须。我抱子,君抱孙,却使相叙为弟昆”,展现了诗人与刘八共同的理想生活场景,传达了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刘八》是宋代诗人陈藻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约是在公元1187年至1245年间,这个时期正是南宋的后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民生疾苦严重。
陈藻(约1187年-1245年),字元洁,号石荣先生。他是江西崇仁人,生活在南宋末年。他一生淡泊名利,以读书、教书为乐,志在“教育英才”。他的诗才横溢,但作品传世不多。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斗激烈,权臣当道,皇帝无能。外患方面,金国虎视眈眈,战事频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藻对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寄刘八》这首诗表达了陈藻对好友刘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在这首诗中,陈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此外,他还通过提及家乡的溪水、柳絮等景物,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