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南谷读书
列岫开平野,修墙隠密林。
暗泉闻雨响,寒日觉冬深。
眼底孤村近,云边小树侵。
何须钱买屋,空寺足闲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丘罗列打开平原,长墙修筑隐藏树林。
幽暗的泉声传来雨滴,寒冷的太阳感知冬日深沉。
目光所及孤独的村庄靠近,云朵飘荡下的树木伸展着枝叶。
哪里还需要用钱去买房屋,空旷的寺庙已足够我闲暇时赋诗咏唱。
去完善
释义
1. 列岫:指排列的山峰。
2. 开平野:开导和平坦的田野。
3. 修墙:修缮过的围墙。
4. 隐密林: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
5. 暗泉:阴暗的泉水。
6. 寒日:寒冷的太阳。
7. 觉冬深:感觉到冬天的深入。
8. 眼底:眼睛能看到的最远处。
9. 孤村:孤立的村庄。
10. 云边:云朵的边际。
11. 小树侵:小树的枝叶蔓延侵占。
12. 何须:何必需要。
13. 钱买屋:用钱财购买房屋。
14. 空寺:荒废的寺庙。
15. 足闲吟:足够空闲时吟咏诗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藻的《冬日南谷读书》,描绘了诗人在南谷冬日读书的环境和心境。首先,“列岫开平野”一句描述了群山环绕的开阔原野,体现了诗人心中豪放开阔的气象;而“修墙隠密林”则表达了诗人选择隐居于密林的宁静生活态度。接下来“暗泉闻雨响,寒日觉冬深”以“暗泉”、“雨响”、“寒日”、“冬深”等词勾勒出一幅寂静而又寒冷的冬日景象,深化了读者对于诗人所处环境的感受。此外,“眼底孤村近,云边小树侵”进一步表明诗人孤独的心境与自然界相融,强调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最后,“何须钱买屋,空寺足闲吟”则表达出诗人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得到的心灵的满足和慰藉,进一步传递出诗人厌恶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既描绘出冬日的自然风光,又揭示了诗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形成了内外和谐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冬日南谷读书》是南宋诗人陈藻的作品。它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46年至1236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们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
诗人陈藻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以博学多才著称,尤其擅长诗文创作。然而在那个时代,士人阶层的社会地位并不高,陈藻的才华并未得到朝廷的重视和重用。这使他不得不在家中闭门读书,寻求精神寄托。
在南宋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知识分子开始追求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提升。他们通过读书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在这种背景下,陈藻选择了在南谷这个风景秀丽的山区隐居,专心致志地读书学习。
这首诗正是陈藻在冬日南谷读书时创作的。通过描绘冬天的寒冷和南谷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在当时社会中的无奈和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