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望夜纪饮
年老聊依年少游,月圆庭上似中秋。
举杯问月争多少,一度犹行甲子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老的我依靠着年轻的时光,圆月的光辉洒满庭院仿佛是中秋之夜。
举起酒杯向月亮询问彼此的年纪,转瞬间已过了花甲之年。
去完善
释义
《六月望夜纪饮》是一首描绘作者在六月十五日晚宴上饮酒作乐情景的诗。以下是对诗中重点词语的解释:
1. 老聊依年少游:"老聊依"是诗人对自己的称呼,意为年老的我;“年少游”指年轻时候的游乐活动。这句意思是,虽然我已经年老,但现在就像年轻时候那样游乐。
2. 月圆庭上似中秋:这句形容月亮非常圆,如同中秋佳节时的月亮一样明亮。"中秋"是指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圆的时候。
3. 举杯问月争多少:这句表示诗人举起酒杯向月亮询问它的年龄。"争多少"即"有多少"的意思。
4. 一度犹行甲子周:"一度"是指一次或一年;"甲子"是天干地支中的一种,中国古代用来记录时间,一个甲子为60年。这句是说,月亮每年都在重复它的生活周期,就像一个甲子(60年)那样轮回。
去完善
赏析
《六月望夜纪饮》是一首描绘作者老年生活的诗歌。诗人以老年的身份去感受和模仿年轻时的游历,表达出对青春的怀念。而诗中的“月圆庭上似中秋”则暗示了诗人在欣赏美好事物时的心态,即使在老年也能保持年轻的心。
接着,诗人通过“举杯问月争多少”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一度犹行甲子周”更是形象地描绘出了时间的流逝,即使每次只过一度的甲子年,但累计起来却是长久的时间。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叹,也传达出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积极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六月望夜纪饮》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藻创作的一首描写夏夜饮酒的诗歌。根据诗句中的“端阳”一词可知,此诗创作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陈藻生活于南宋晚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期。他原本是一位布衣文人,因为屡试不第而放弃功名,转而致力于文学创作。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因为战争和政治局势而陷入迷茫和苦闷,他们通过饮酒、吟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创作《六月望夜纪饮》这首诗时,陈藻刚刚度过了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庆祝端午节,其中包括饮酒。陈藻在这一天与朋友欢聚一堂,共度佳节。然而,他们的欢愉之中却透露着一丝无奈和伤感。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受的困境,也可能是因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在这首诗中,陈藻通过对夏夜、月色、酒杯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他在那个特殊时期的人生感悟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