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宿赠伯已
独宿空斋夜雨流,对床无味不如休。
论文似汝相逢少,又被尘埃铺席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自留宿在空旷的书斋中,漫漫长夜伴随着雨滴飘落的声音。面对着空无一物的床铺,心中毫无滋味,还不如就此罢休。谈论文章之道,好像能与你这样的知音相遇并不多,但又因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让我们的心灵如同被尘土铺满的桌子一样,无法自由地舒展。
去完善
释义
1. 空斋:指独自一人居住的地方;
2. 对床无味:意指面对面地交谈却找不到共同的话题;
3. 论文:这里是指谈论文学方面的问题;
4. 汝:你;
5. 尘埃:喻指世俗之事或繁琐的杂事;
6. 铺席:铺设席子,此处的意思是铺好床铺准备睡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度雨夜的场景。首句“独宿空斋夜雨流”,通过描绘孤独的氛围和窗外的雨水流动,展示了诗人此刻的寂寞心境。第二句“对床无味不如休”,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无言相对,彼此都找不到合适的话题来打破沉默。
第三句“论文似汝相逢少”,表达了诗人对于能与自己畅谈学术问题的友人的珍视。由于知音难觅,诗人在此感叹与志同道合之人相见的次数太少。最后一句“又被尘埃铺席囚”,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困境,虽然渴望与友人畅谈人生,却被现实中的琐事所困扰,无法完全沉浸其中。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述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在追求理想与现实困境之间徘徊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独宿赠伯已》是南宋诗人陈藻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1279年。这个时期的南宋朝廷偏安江南,面临着金国的侵略和威胁。
在这个时期,陈藻作为一位爱国文人,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曲折,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但因官场黑暗而辞官归隐。他在隐居期间,仍然关心国家大事,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陈藻生活的时代,南宋的社会风气比较保守,士人阶层崇尚儒家伦理,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庭责任。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南宋文学的黄金时代,许多著名文人如陆游、辛弃疾等人都活跃在这个时期,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