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听雨

标题包含
听雨
逋负关心籴谷偿,麦苗准拟贴春粮。 连宵不寝听微雨,错喜簷花滴数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藻(1508年-1594年),字元洁,号乐轩,福建莆田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陈藻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任江西布政使司参议。在任期间,他廉洁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白话译文:背债补贴买粮钱,麦田准备春季肥料。整夜未眠听雨声,误把屋檐水滴当好事。
去完善
释义
1. 逋负:指拖欠的债务或应付的款项。这里指因欠债而关心。 2. 关心:指关注、挂念。 3. 籴谷:指购买粮食。籴,买进谷物;谷,泛指粮食。 4. 偿:偿还、补偿。 5. 麦苗:指麦子抽出的嫩芽。 6. 准拟:预计、打算。 7. 贴春粮:指春季补给农田的粮食。 8. 连宵:接连几个夜晚。 9. 不寝:不睡觉。 10. 微雨:细雨。 11. 簷花:指从屋檐滴下的雨水。 12. 滴数行:形容雨水连续不断地落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听雨》,作者陈藻以其独特的方式描绘了雨中景色。诗中,“逋负关心籴谷偿”传达了人们对农作物丰收的期待,以及通过收购粮食来弥补欠款的责任感。而“麦苗准拟贴春粮”则表现了农民们为春天播种做准备的心情。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连宵不寝、聆听微雨的情景,将注意力引向了自然的声音——“连宵不寝听微雨”。这种专注使诗人产生了错误的欢喜——误以为檐下的雨滴是花朵落下——“错喜簷花滴数行”。这一描写手法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情感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听雨》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陈藻创作的一首描绘雨景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8年至1185年间,这是陈藻晚年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他生活困顿,但对文学的热爱依然如故,这也成为他创作的重要源泉。 在陈藻晚年时期,南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金人南下,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然而,江南地区相对安定,文人墨客聚集于此,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这个特殊时期,陈藻一方面关注国家的命运,另一方面也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 《听雨》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雨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用“静听”、“闲观”等词语,传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同时,他也用“春雨贵如油”这句民间谚语,反映了当时农民对春雨的渴望,以及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总的来说,《听雨》这首诗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陈藻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