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廷鸾(1220年-1306年),字翔仲,号碧梧居士,江西乐平人。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历任尚书左司郎中、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
马廷鸾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才华,受到朝廷的重视。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马廷鸾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
在任期间,马廷鸾关心民生疾苦,敢于直言进谏,多次上疏陈述国家利弊,提出改革建议。他曾担任尚书左司郎中,负责起草诏书,他的文采斐然,深受皇帝赏识。后来,马廷鸾升任右谏议大夫,成为皇帝的近臣,更加积极地参与朝政,为国家出谋划策。
马廷鸾为人正直,不畏权贵,多次弹劾贪官污吏,为百姓伸冤。他在任御史中丞时,曾揭发宰相贾似道的罪行,使贾似道被罢免。然而,由于当时政治腐败,马廷鸾的许多建议并未得到采纳,但他始终坚守信念,为民请命。
晚年,马廷鸾辞官回乡,致力于教育和文学创作。他在家中设立学堂,培养了许多人才。他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包括诗歌、散文、骈文等,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中,《碧梧居士集》是他的代表作,收录了他的许多优秀作品。
马廷鸾一生忠诚于国家,关心民生,他的高尚品质和高尚情操,赢得了后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