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感二李

标题包含
感二李
渡海归来一炷香,八斋早欲卧僧房。 平泉免向崖州死,博得生前万口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马廷鸾(1220年-1306年),字翔仲,号碧梧居士,江西乐平人。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历任尚书左司郎中、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 马廷鸾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渡过茫茫大海回到故土的一炷香之后,早早地就想在安静的僧房里安睡八斋。庆幸的是,在平泉不用像在崖州那样经历生死之战,只需要赢得生前的一片赞誉之声,就像拥有万头吃草的绵羊一样。
去完善
释义
1. 渡海:指乘船过海,这里应该是指从海南等地回到大陆。 2. 一炷香:形容时间短暂,如烧香一样快速燃烧消逝。 3. 八斋: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这里代指寺庙或者僧人。 4. 卧僧房:指在僧房里休息睡觉。 5. 平泉:此处为借指,古人常用平泉来喻指离乱世事。 6. 崖州:古代的海南被称为崖州。 7. 博得生前万口羊:这句是说人生应该得到世人的称赞和认可,死后也能留下好的名声。万口羊是比喻众口一词的赞誉。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二李》是南宋诗人马廷鸾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期,大约在公元1260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宋元战争的关键时刻,蒙古军队不断南侵,南宋朝廷岌岌可危。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马廷鸾的人生际遇也颇不平凡。他曾任南宋翰林学士、右丞相等职,但面对蒙古的强大势力,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他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他在任期间曾积极主张抗蒙,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后来,他在无奈之中辞官归隐,过着平静的田园生活。 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以二李(李白、李清照)为引子,表达了对这个时代以及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诗人通过对两位著名文人的怀念,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