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进明堂大礼庆成诗
巨典崇邦祀,精禋展国阳。
泰元神授䇲,癸亥日宣光。
艺祖郊天始,高皇受命长。
后庚基再造,先甲迓殊祥。
率育歌时夏,仪刑咏我将。
天街澄析木,农扈庆金穰。
筑塞惩獯鬻,梯山谢越裳。
宗祈严美报,亲享荐嘉尝。
周士咸奔走,尧民共颂扬。
青冥收夕雨,华耀炳朝阳。
月御金波穆,星流珠幄黄。
九重纷羽卫,十二驾龙骧。
鋗玉琳琅展,轩朱磬管锵。
时行肃天步,安坐集神鴹。
圣孝昭初祼,元良俨贰觞。
旗常森妸娜,黼黻罢周张。
柴燄千灵堕,兰膏百末香。
金鸡初日丽,丹凤德风翔。
薄海干施博,垂云解泽滂。
批周仍蹋晋,蹴汉亦超唐。
臣浅来蓬户,君仁点玉堂。
恩书容稿进,嘉颂媿辞荒。
有道帝能享,难谌圣敢康。
畏威勤夙夜,万寿祝君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典崇尚国家的祭祀,纯洁的虔诚展现国家的阳光。
天地间最伟大的力量给予了我们,在癸亥日彰显光明。
艺术的始祖从祭天开始,崇高的皇帝接受长久的天命。
后来我们继续在庚建立基础,之前我们已经迎接了那些特殊吉祥的日子。
养育我们的国家就像歌唱夏天的时光,礼教我们如何去做像诗歌中的自我。
天堂的道路清澈明亮,农民们庆祝丰收的金色田野。
修筑防线以抵御外敌的侵略,攀登高山向远方的越裳致谢。
宗族的祈求严肃而美丽,亲自品尝并感谢上天的馈赠。
周代的士人都为之奔跑,尧舜的子民共同赞美。
青天收起了夜晚的雨,华丽的阳光照亮天空。
月亮驾驭着金光摇曳,星星闪烁在黄色的珠帘中。
九龙重重叠叠的护卫,十二个神龙的车驾。
翡翠般的玉器璀璨夺目,朱红色的轩辕和琴瑟争鸣。
是时候行动以肃清天上的路,安定坐着聚集众神的目光。
皇帝的孝心展现了最初的慷慨,大公无私的人整齐地饮酒。
旗帜与装饰如此美好,周朝的华丽已经不再需要。
燃烧的柴火使众生感到震撼,兰花状的油脂散发出百种芬芳。
金鸡破晓时的美丽,丹凤像德行之风一样飞翔。
海洋般的人民奉献广阔,云朵带来了解救的力量。
继续周朝的伟大同时超越晋朝,唐朝也被我们超越。
我只是一个浅浅的臣民,来到这宏伟的王宫。
陛下的仁慈允许我贡献拙作,我将感激不尽。
有道德的天子才能享受到这一切,我难以衡量皇帝的伟大。
敬畏您的威严让我勤奋不分日夜,祝陛下万寿无疆!
去完善
释义
巨典:重大的典礼。
崇邦祀:尊崇国家祭祀活动。
精禋:精诚的敬意。
国阳:指国家的阳气。
泰元:即太一,天神之最尊贵者。
神授策:天神授予帝王权力的意思。
癸亥日:天干地支组合表示某一天。
宣光:发布光明。
艺祖:有才艺的首领。
郊天始:在郊外祭天的开始。
高皇:崇高的皇帝。
受命长:接受天命的长久。
后庚基:庚,五行之一;基,基础。
再造:重新塑造。
先甲:甲子为第一天干支,此处借指开创。
迓:迎接。
殊祥:特殊的吉祥。
率育:尽皆养育。
时夏:指夏历正月。
仪刑:典范,榜样。
我将: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时所用的乐歌。
天街:天上的街道。
澄析木:澄清天地之气。
农扈:主管农业的神官。
庆金穰:庆祝丰收年。
筑塞:修建关塞。
獯鬻:北方的少数民族。
梯山:攀登高山。
谢越裳:越裳,南方民族名,此句意为向南方表示友好。
宗祈:宗族的祈祷。
严美报:严肃地报答天神的美意。
亲享:亲自参加祭祀并享受祭品。
荐嘉尝:献上美味的食物。
周士:周代的士人。
咸奔走:全部恭敬地忙碌。
尧民:尧时的百姓。
颂扬:赞美歌颂。
青冥:青天。
收夕雨:结束傍晚的降雨。
华耀:华丽的阳光。
金波穆:指月光宁静。
珠幄黄:黄色的珠帘。
九重:形容皇宫深邃。
羽卫:皇帝的护卫。
十二驾:表示众多。
龙骧:指骏马。
鋗玉:玉石制作的汤勺。
琳琅:玉石。
轩朱:红色的屏风。
磬管:指乐器。
锵:撞击的声音。
时行:按一定时间进行。
肃天步:对天的敬步。
安坐:安稳地坐下。
集神翔:集中精神。
圣孝:皇帝的孝道。
昭初祼:展示初次祭祀的仪式。
元良:指太子。
俨贰觞:庄重地进行第二次饮酒仪式。
旗常:旗子和仪仗。
森婀娜:威严而美好的样子。
黼黻:礼服上的纹章。
周张:周围张开。
柴燄:祭坛上的火焰。
千灵堕:象征千神降临。
兰膏:抹香。
百末香:指各种香料。
金鸡:金鸡玉辰,吉祥的天象。
丹凤:凤凰。
德风翔:美好德行的宣扬。
薄海:四海之内。
干施博:广泛施舍。
垂云:布云。
解泽滂:降下充足的恩泽。
批周:批评周代。
踏晋:贬低晋代。
蹴汉:轻视汉代。
超唐:超过唐代。
臣浅:地位低下的臣子。
蓬户:茅草房。
君仁:仁慈的君主。
点玉堂:指得到提拔。
恩书:皇帝的诏书。
容稿进:允许我献上草稿。
嘉颂:赞美的诗篇。
媿辞荒:羞愧于言辞的贫乏。
难谌圣:难以完全相信神圣的力量。
敢康:不敢完全依赖。
畏威:敬畏权威。
勤夙夜:日夜勤劳。
万寿祝君王:祝愿君王长寿。
去完善
赏析
该诗作以恭进明堂大礼庆成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事件与场景的描绘,展现作者对传统文化、礼仪和国家的关注。诗歌起笔就展现出祭祀活动的隆重,通过细致描写天象、庄稼生长等自然景象表达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赞美。同时,诗歌也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肯定,包括对外防御,对内教化。最后诗人转向自我表达,对于帝王的敬仰和感恩之情。整首诗布局合理,用词考究,是宋诗的典型代表之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恭进明堂大礼庆成诗》是南宋诗人马廷鸾在淳熙十六年(1189年)创作的一首诗歌。当时正值南宋时期,战乱频繁,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马廷鸾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文人,对此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作品,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在这段时间里,马廷鸾的个人生活也充满波折。他曾担任朝廷官员,但因直言敢谏而遭到排挤,后来被贬谪至边远地区。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皇帝和国家的忠诚,以及对国泰民安的热切期盼。
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外患侵扰等问题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廷鸾通过对明堂大礼庆成的描绘,表达了希望国家繁荣昌盛的愿望。他在诗中以华丽的辞藻赞美皇帝的英明领导和国家的繁荣景象,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