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琴
清月转瑶轸,弄中湘水寒。
能令坐来客,不语自相看。
静恐鬼神出,急疑风雨残。
几时归岭峤,更过洞庭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明月升起在天空中缓缓移动,就像在弹奏着瑶琴。这曲调如同湘江的水一般清冷。这样的音乐让在座的客人不需要说话就能彼此欣赏。它的静穆使人担心是否有鬼神降临,又让人怀疑是否会有风雨即将到来。不知何时,这曲子会回到岭南的山中,然后再经过洞庭湖的洗涤。

去完善
释义
1. 清月:明亮的月光。
2. 转:转动,这里指照耀。
3. 瑶轸:美玉制成的弦柱,这里指代古琴。
4. 弄:弹奏。
5. 中湘水:湖南中部的水边,这里是张乔的故乡。
6. 令:让。
7. 语:说话。
8. 静恐:安静得让人害怕。
9. 鬼神出:指鬼魅神怪出现。
10. 急疑:匆忙怀疑。
11. 风雨残:指狂风暴雨将要停歇的时候。
12. 岭峤:五岭一带,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南方地区。
13.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14. 弹:弹奏古琴。

去完善
赏析
《听琴》是一首描绘听琴感受的诗,全诗表达出古琴声的神秘与韵味,使得听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而富有情感的世界。诗人通过对古琴声的描绘,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高雅境界,以及追求心灵宁静的美好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听琴》是晚唐诗人张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875年前后,此时正值唐朝末年,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张乔,字不详,号鹤巢山人,祖籍山西太原,是唐朝末年的文人雅士。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然而,由于唐朝末年政治腐败,科举制度受到严重破坏,张乔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以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状况极度恶劣,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然而,在这种环境下,张乔仍然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通过听琴这种艺术形式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听琴》正是他在这种人生经历和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