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
流水小桥江路景,疏篱矮屋野人家。
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译文:小河上的桥与江边的风景相映成趣,稀疏的篱笆和低矮的农房在田野间显得和谐宁静。宽阔的田园里不见桃花李花盛开,这片美好的春光都属于那金黄的油菜花。
去完善
释义
1. 流水:流动的水。
2. 小桥:很小的桥。
3. 江路:江河的道路。
4. 景:景象。
5. 疏篱:稀疏的篱笆。
6. 矮屋:低矮的房屋。
7. 野人家:乡村人家。
8. 田园:田地与园圃。
9. 空阔:空旷开阔。
10. 无:没有。
11. 桃李:桃树和李树。
12. 春光:春天的阳光。
13. 属:归属于。
14. 菜花:油菜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田园风光:流动的溪水、小桥和江边的景色相互映衬,稀疏的篱笆和低矮的房屋显示出田野间的农家生活。诗人将“田园”赋予了广阔的视角,以表达其对自然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没有桃李花的美景,强调了菜花在这段春光中占据了主角地位,展现了其对于乡间自然美景的独特见解。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景象勾勒出一幅春日的田野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田家》是元朝诗人黄庚在农民家中生活时所作的一首描绘农村生活场景的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即元朝时期。
在那个时候,元朝政权刚刚建立不久,社会矛盾激化,民众疾苦深重。黄庚,一位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游历四方,体察民生,对农民的生活状况有着深刻的了解。在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农家田园的景象和农民的劳动生活。
诗中描述了农民辛勤耕耘、披星戴月的劳动场面,以及农家生活中朴实无华的饮食、言谈举止。这些都反映了当时农村的劳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同时,也反映出农民虽然生活艰辛,但依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
总的来说,《田家》这首诗以农民为主要对象,展示了元朝时期的农村生活风貌,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劳动者的同情。
去完善